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被称作“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被禁14年,这些年来一直禁产禁用且多次查处。但玉溪墙体广告获悉,今年2月的一纸“21号令”,却将它突然解禁。食品包装专家和多家餐盒企业指出,发泡餐具目前缺乏产品标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成熟完备的回收机制,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文件解决这些问题。
玉溪墙体从相关权威人士处了解到,质检部门正准备起草有关准入文件,此后发泡餐具才能真正实现重新上市。
发泡塑料餐具由于在90年代造成大量“白色污染”,开始在铁路、航运客船和旅游船上禁止使用,此后全国范围内淘汰发泡塑料餐具,至今已有14年。
昨天,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和多家餐具企业指出,产品标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成熟完备的回收机制,仍是制约发泡餐具解禁的“3大难”,但目前都无明确答案。
玉溪广告从相关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相关产品处已得知发泡餐具从淘汰目录中删除的消息,由于发改委21号令到5月1日才生效执行,所以质检部门正在准备起草有关准入文件,此后发泡餐具才能真正实现重新上市。
专家和一次性餐盒企业都认为,应尽快建立包括发泡餐具、非发泡餐具在内的塑料回收体系,同时可参考国际通行的“谁污染谁负责”原则,由管理部门向发泡餐具厂家按标准收取污染治理费,作为回收利用的经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
玉溪墙了解,虽然发泡餐具问题多,但也有优点:节约资源且价格也便宜。到底是发泡还是非发泡就需要让消费者自己根据需要来选择。还有认为,发泡餐具虽有上述优点,但它体积大、占地大、运输费劲,回收费用也大,综合成本加起来并不会比非发泡餐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