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奇葩街名,让外地学生觉得古怪
清朝库当街传成了“裤裆街”
都匀裤裆街。
贵州都匀墙体广告 都匀裤裆街坐落都匀市主城区海文大厦邻近,因街名独特导致多位本地市民和外地学生重视。7月29日,黔南师范学院大二学生林同学通知记者,来都匀一年了,一直觉得裤裆街的姓名听起来有些古怪,“当初为何会起这么的姓名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因大街形状得名?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裤裆街街头(现为广惠路的一段,坐落百子桥北面),看到大街两侧有多个门面和货摊,别离售卖各类百货产品。由街头行至海文大厦,裤裆街被一分为二,一侧为新华路的一部分,一侧为广惠路的一部分(也叫步行街)。全部裤裆街呈“人”字形状。
“你从百子桥头看过来,裤裆街被海文大厦隔开,看起来很像一个裤裆口。”本地的摊贩付先生介绍,因大街形状与“裤裆口”类似,裤裆街就此得名。记者尔后采访了街头的13位市民或摊贩,其中有11位市民对此说法表明认同。
为进一步了解裤裆街街名来历,随后记者来到都匀市档案局查阅《都匀市志》、《贵州省都匀市地名志》等有关文献材料。惋惜的是,此类文献中虽有提及“裤裆街”,但均未介绍该街街名来历。
或与大街功用有关
此外,当日受访的别的两位市民表明,裤裆街街名,与大街功用有关。“原来是叫库当街,库房的库,当铺的当。”百子桥上,一位正在凉亭里休息的白叟介
绍,裤裆街“曾经并不叫这个姓名,老百姓喊错了就喊成了这么。”据了解,白叟姓王,本年66岁,已在都匀居住了55年。“我1960年来的都匀,那时候裤
裆街是从百子桥北面一直到石板街路口。曾经街上有许多门面,别离被用做粮食库房和当铺,所以那条街被称为库当街。”王大爷说。
而另一位市民胡先生介绍,裤裆街邻近有一块地名石碑。“石碑上写了,是叫库当街,但也能够读作裤裆街。”然后,依据胡先生的提示,记者在裤裆街海文大厦南面找到了地名石碑。
石碑记载:库当街,俗称裤裆街。清道光年间,本路段多有粮库和当铺而得名库当街;因两条路再次交汇犹如裤裆口,又俗称为裤裆街。
记者尔后电话联络都匀市民政局,从该局地名管理单位得悉,民政局暂无对于裤裆街街名来历的文史材料。“我曾经也翻过一些材料,但是没有找到有关介绍,但应以石碑记载为准。”地名办的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