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徐州市环保局官方网站空气质量日报显示“3月26日市区API指数52,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级别与状况为良”,更新日期停留在了这天。
徐州墙体广告了解到发布了历时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将结束它的使命,从28日起,徐州市环保网站上将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指数(AQI),并将实施整点时刻每小时更新发布一次,市民可以更便捷、及时地了解空气质量的实时状况。
徐州墙获悉2001年6月开始,徐州市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主要是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API”的评价指标有3项,分别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等级按照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共分5级。这5级分别为:空气污染指数级别为I级(优)、Ⅱ级(良)、Ⅲ级(又分为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Ⅳ级(分为中度污染和中度重污染),以及V级(重度污染)。
与API进行比较,将实时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评价标准在原来3种污染物的基础上,又纳入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三项污染物的指标,用6项指标来评价空气好坏,这与市民的直观感受也更为接近,比较全面、直观地反映出空气质量。在AQI指标中,除了PM2.5外,还增加了一氧化碳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平时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它的危害众所周知,为何要增加臭氧的监测呢?贺主任解释,机动车的尾气是臭氧污染的“罪魁祸首”。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遇到光之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臭氧。一般大气中的臭氧层给地球穿上了一层“衣服”,保护人远离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是,近地面产生的臭氧达到一定浓度后是一种污染,会加速人体老化。臭氧能刺激眼睛、鼻和咽喉,在高水平时会增加人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机会,也会使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病等)患者的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