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墙体广告 许多上了年纪的萍城市民都对一座古塔留有印象,它如明珠点缀着美丽的萍水河、与百年名校萍乡中学遥遥相望,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愿塔,历经百余年的风吹雨打依然矗立不倒。近日,好消息传来,在安源区文物部门的积极争取下,获得我省基层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对如愿塔的保护性维修工作即将启动。
如愿塔位于安源区城郊管委会汪公潭,坐落在萍水河畔小西门城郊的龙山岭上,为萍乡标志性古建筑,也是萍乡著名的景观,已列入萍水河沿岸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计划。据《萍乡县志》记载,该塔始建于唐代,于清朝道光年间重建,为八面七层楼阁式砖石塔,1984年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申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塔高26.97米,塔基为红色麻石砌筑,大门朝东北,正对城市中心。塔身七层,每层皆为青砖垒砌,八角外形,以青条石叠伸成檐,各层有4个门洞,共计24个。塔内嵌有石碑,记载建塔经过,碑两边有石刻浮雕云龙框边,碑额浮雕“双凤朝阳”。塔顶成圆锥形,由麻石和青砖琢成。整塔结构严谨,造诣深刻,气势恢宏,远观如宫灯悬挂,近看似巨笋顶天立地,是我市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石塔。安源区文广新局文物办主任曾幼玲告诉记者,如愿塔属于典型的风水塔,相传古代萍水河小西门河段有凶龙出现,兴风作浪,水淹农田,毁坏房屋,殃及百姓,于是人们集资举劳兴建此塔,愿年年风调雨顺,盼岁岁如愿以偿,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夙愿。据悉,此次如愿塔保护性维修工作将按照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预计将在2016年完成。
-小资料
据史载,宋庆元六年七月初九日半夜,当地村民忽然发现在如愿塔旁“初见鳞鳞光焕灿,徐视头角高轩昂,正得金色全体现,云少气俱腾骧”,也就是说塔旁忽现“五彩金龙”,于是县令报告袁州知府李沈,李知府将此“吉祥异兆”再禀奏皇上,并写下了七言古风《问龙章》以志其事。此后数百年间,如愿塔屡毁屡建,乾隆五十四年刘凤诰钦点探花回乡省亲恰逢该塔重修奠基,刘凤诰对家乡古迹如愿塔的修建极为热心,他特意撰写《劝修萍城如愿塔偈》一首以助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