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节日清明的到来,安徽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迎来一场生态葬礼,百多位逝者亲属在经过简短的悼念仪式后,将骨灰盒依次埋入地下,象征亲人与树长眠。合肥墙体广告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接受绿色环保且不占用耕地的生态葬礼。
合肥墙体知道,清明不仅仅是祭祀清明节是传统节日,凝结着缅怀逝者、珍惜生者的情感。清明节已经成为法定假日,祭祀扫墓似乎成为唯一主题。其实,打开清明节的历史页码,观照清明节的时代演绎,在缅怀逝者的同时,我们不应默守陈规陋习,更应挖掘并光大有利生者的多重内涵。
合肥广告了解,低碳祭扫,共度“清洁明净”的清明。“清明者,谓物生清洁而明净”。燃烧纸钱、燃放鞭炮,是祭祀扫墓寄托哀思的传统方式。今天,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难题,鞭炮齐鸣、烟雾弥漫、纸灰乱飞,天空变得不再“清明”,万物变得不再“清明”。以合肥为例,预测70万人扫墓,按照人均烧纸100克,烧纸70吨,排放二氧化碳245吨。由此观之,呼唤多年的“低碳祭扫”应成为一种文明约束、一份社会责任。古时即有插柳、种树等生态祭祀方式,今天更应倡导低碳方式:墓前献一捧花,万千追思缕缕香;陵园植一棵树,怡人怡景年年新;网上设一个祭堂,千言万语寄哀思。低碳清明,逝者的天堂更安宁,生者的天空更清新,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合肥墙获悉,民俗专家认为,扫墓固然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但清明节的内涵是“生死并置”:缅怀故人,珍爱生命。它赋予生者两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亲近自然、张扬生命活力。古人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健身活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享无边春色、焕发生命活力!维护新生、传递大爱亲情。古人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缅怀先人是为了慎终追远,让人在追思逝者之时,对老人倍加珍惜、倍加关爱、倍加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