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盛行的互联网及新媒体终端里,医学摄生、医疗健身论题最为常见。加之各种微信摄生大众号和健康管理APP的大范围传达,貌同实异的健康管理办法让人莫衷一是。为此,本报特推出《问诊网络医疗系列报道》,约请名医专家问诊,为市民供给更威望、更准确的健康资讯。
近来,由微信官方驳斥流言基地发布的《2015上半年八大流言》备受重视,“蒸锅水易致癌”“牙膏底部有黑条不能用”“转基因有毒”等被广泛转发的“健康帖”都被证明为流言。朋友圈健康摄生帖的诱惑力究竟有多大?记者带着疑问上街寻觅答案。
查询
255个大众号遭告发
眼下,各种大众号对于健康摄生的推送层出不穷,一则健康信息的阅览量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
研究人员经过对2014年11月3日-20日时期被微信用户告发为“欺诈和虚假信息”最多的255个大众号文章进行文本剖析,发现这类音讯中65%的主题都围绕着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摄生这三大逝世焦虑主题;其中触及人身安全的高达50.98%,食品安全37.65%,疾病有关占比为11.69%。
已婚育女士独爱转发
记者在街头的随机查询也证明了这些健康帖的火爆程度。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表明常常看到此类信息,70%的人表明从前转发过此类信息,那些看似有用的摄生小贴士最能赢得用户青睐。记者采访时还发现,年纪越大的微信用户更愿意信任并转发此类信息,30岁以上的已婚育女士变成健康摄生信息的转发主体。市民陈小姐称,“我爸爸妈妈老一辈的朋友圈底子上满是这些信息,我自个不会留心,也会提示家人区分真假。”
记者注意到,市民很少自动重视驳斥流言信息,虽然对帖子的真实性半信半疑,但底子不会自动验证,更不会对流言进行告发。针对刚出炉的八大流言,受访者多数表明并不知情。
剖析
使用市民“宁信其有”心思
在漫山遍野的健康摄生帖中,究竟哪些信息更也许是流言呢?业内人士的一份大数据陈述给出了答案。陈述称,假借威望、伪造数据、制作惊惧、嫁接图像、偷换概念、直击刚需等是流言传达常常选用的手法。
很多流言都有看似理性、威望的来历,如“美国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推出陈述称……”“依据日本专家研究得出……”等表述,成功地将流言包装变成“科学研究”。惊骇诉求也是流言信息的一大特征,“毁容”“有毒”“致癌”“身亡”等有关词会被常常运用,再辅以移花接木的图像支持,随意伪造的数据,耸人听闻的说法多引发读者惊惧,大家通常会选用“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保存心思,不敢容易疏忽或否定这么的音讯。
据业内人士剖析,朋友圈的健康流言大多出自推广账号之手,其背面多为商业利益驱使。某些推广号片面追求点击率和重视度,有意无意地制作噱头、假造信息。用户“顺手转发”实则是被推广账号所使用,变成流言传达的推手。
区分
来历不明信息多为流言
如何在朋友圈中区分流言,防止变成推广号的爪牙呢?中山大学联合微信推出的《“流言”剖析陈述》提出两个办法,一是检查信息是不是为老帖,健康流言通常具有重复传达的特色,一些陈年旧帖通常在面目一新后被再次传达;另一个办法是检查信息来历和出处,那些依据来历不明、交叉广告、专业性不强、数据不客观的信息,底子可判定为流言。此外,用户能够对微信大众号的定位和所发内容进行比照,比方房地产商开端转发医学疑问,明显就不如威望认证的医疗账号来得牢靠。
据了解,微信的流言样本库积累的种子量现已到达30万个,能够掩盖到60%的流言,用户可经过告发等方法参加驳斥流言,也可重视“流言过滤器”的微信大众号,及时了解被证伪的健康信息。
2015上半年八大流言
流言1
蒸锅水易致癌
流言2
大蒜判定地沟油
流言3
牙膏底部有黑条不能用
流言4
各种食物相克
流言5
克己生果酵素瘦身美容
流言6
“肉丸”满是添加剂有害
流言7
果核煮水彻底治愈糖尿病
流言8
转基因有毒
流言粉碎机
近期热传的伪健康帖
只吃西瓜可瘦身
健康帖中说到,西瓜具有利尿、帮助消化的功用,推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和新陈代谢,然后到达瘦身的意图。因为忧虑主食热量高,不少女人会测验“西瓜瘦身法”,即一日三餐用西瓜替代主食。
长沙市基地医院养分科医生彭喜春回答,一斤西瓜的热量仅相当于一小碗饭。在养分成分方面,西瓜缺乏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等成分,不适合长时间作为主食。瘦身应采纳科学有用的办法,重视运动跟饮食的平衡。
白醋洗头治掉发
在朋友圈中,白醋变成了医治掉发的“奇药”。据称,白醋对肌肤有柔软的刺激作用,可扩大毛细血管,改进血液循环,还能够中和水中和洗发液中的碱性物质,对防治掉发掉发具有奇效。
长沙市基地医院肌肤病科副主任医生田立红回答,白醋具有弱酸性,就像咱们用生姜擦头发相同能刺激毛囊周边的血液循环。可是如果长时间用白醋洗头反而会损坏毛囊的屏障和头皮的正常生理,也许形成更严峻的掉发。人每天掉发70-100根归于正常表象,市民若呈现很多掉发可考虑病理性掉发,应及时问医,找准病根,对症下药。不要盲目信任偏方,避免形成病情加重、延误医治。
“食物相克”致死
民间历来有不少对于“食物相克”中毒的传言,近期,在朋友圈盛行较广的有螃蟹不能与柿子同吃,虾不能与维生素C同吃等,否则会发生有毒物质,会引起中毒,乃至逝世。
长沙市基地医院养分科医生彭喜春回答,大多数的食物调配食用是彻底没有疑问的。在大多数的相克事例中,是食物本身遭到污染、蜕变腐朽发生有害物质然后让食用者发生不适、中毒表象。食物中含有的毒素通常无法经过食用摄入累积形成中毒。据悉,我国养分学会曾安排过志愿者亲身试验,经过事必躬亲的方法来破除“食物相克”的传言。试验结果是,底子没有呈现如同传言中的中毒、致死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