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罗云走上工作岗位。为了出行方便,罗云特地买了辆自行车。但没过多久,自动车丢了。单位离住处有30公里,罗云决定自此跑步上下班。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同事也开始坚持长跑。上班期间,工厂大门口没有成排的自行车,而是奔跑的工人。用罗云的话说,那是单位的一道另类“风景”。
43岁的罗云是一位执著的马拉松爱好者。虽然没有天生的运动天赋,但20余年如一日的户外跑步训练,使得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男人获奖无数。合肥墙体广告公司了解到去年9月10日,由罗云创建的合肥首个“跑吧”正式成立,这为热爱马拉松的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罗云参加了7次比赛,不久前,还在合肥市第二届职工运动会田径男子中年组1500米比赛及登山比赛中分别获得冠军。
“很多人会认为,马拉松是一项枯燥的运动,但在我看来它却是最时尚、最具挑战力的项目。 ”罗云说。“现在中国有很多城市都在举办马拉松,希望安徽合肥也能举办这样一场盛会,并且能做到每年举办一次。”罗云说,合肥“跑吧”名声在外,队伍里不仅有工人、农民,还有公务员。去年,队伍中有6人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一名选手以2小时51分获得业余组选手最好成绩。马拉松并不是一项无聊的运动,当你在奔跑的沿途中,看到有人向你挥手,喊着“加油”,那种运动带来的快乐是宝贵的。
“我在上海比赛时,感触非常深。队伍里不仅有老人,还有孩子。”罗云透露,马拉松要求的并不是速度,而是一种运动精神。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普及,他创建的合肥“跑吧”目前已有六十余人的规模,今年准备将队伍扩充到两三百人。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响应全民健身号召。
自去年,合肥“跑吧”创立以来,罗云自费到北京、上海等多地参加马拉松比赛。全程42公里195米的距离,并没有难倒他,而他的速度也原来越快。 “下个月我要去北京参加马拉松比赛,我的目标是3小时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