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墙体广告 去年,洛阳市被确定为我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城市,开展“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驻洛央企共有30家。“三供一业”是指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之后不仅有利于央企卸掉包袱、轻装上阵,还能加强地方与央企合作交流,有利于改善民生。作为试点城市,洛阳市承担着为全省乃至全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探路”的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洛阳市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工作方案》指出,要进一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支持全市国有企业特别是驻洛央(省)企进行主辅分离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搞好剥离部分的承接和服务。
分离移交工作有序开展
昨日,在涧西区浅井头一街坊、三街坊六冶家属院内,施工人员正忙着对供电、供暖设施进行改造。“我们公司是市里第一批‘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企业,目前供电、供暖设施改造工作全部展开,供水设施改造计划在8月底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志伟说,改造前,企业要负担人力、维修等费用,经济压力较大,改造后可大大节约企业管理成本,减轻企业经济负担。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底,洛阳市列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台账的驻洛央企共有30家,其中供电分离涉及18家,共计64214户,已启动12家,投入改造资金6447万元;供水分离涉及28家,共计79761户,已启动18家,投入改造资金3332万元;供热分离涉及23家,共计88638户,供暖面积约527万平方米,已启动8家,已完成改造面积8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亿。
改造涉及面广,资金、手续是关键问题
12日,“三供一业”工作例会在市国资委举行,企业相关负责人把“三供一业”改造中涉及的问题一一提出来,参会人员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这样的工作例会,市国资委每周都要开一次。“‘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非常复杂、涉及面非常广、政策性非常强,企业在改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施工、政策问题,需要不同部门协调配合共同解决。”市国资委中小企业与职工工作科科长王一民说。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在推行中主要遇到资金、手续两方面问题。
王一民介绍,根据国家政策,“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资金国家财政负担50%,央企母公司负担30%,驻洛企业负担20%。一部分参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驻洛央企愿望迫切、积极性高,但由于经营比较困难,始终拿不出相关费用。
还有一部分驻洛央企,在涉及央企总部和国有经营预算承担的资金、申请资金流程、拨付时限等具体细节上,没有得到央企总部的明确指示,迟迟无法开工,影响分离移交工作持续推进。
多方统筹,年底前实现大头落地
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时间节点,今年年底前,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必须实现大头落地。
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央企资金到位难问题,市国资委已将相关问题反映至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希望省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尽快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和央企总部承担资金的申领办法、拨付流程,打消驻洛央企顾虑,增强驻洛央企信心,确保分离移交工作顺利推进;研究制定对经营困难企业的资金支持办法,支持列入计划的驻洛央企实现愿交尽交;协调央企总部加大工作督促和资金支持力度,切实发挥央企总部、驻洛央企的分离移交主体作用,确保分离移交工作机制快速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