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海警方对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执行逮捕。至此,这起震惊全国的校园投毒致人死亡案真相大白,我市退休检察官卢安邦为破案所作努力,终于得到回报。
上海警方将该案命名为“4·1复旦大学枫林路故意伤害致死案”。我市退休检察官卢安邦接受该案被害人黄洋亲属委托后,赶赴上海开展调查,从黄洋同学处得到大量一手资料,目标直指林森浩。卢安邦从中筛选出四条有罪证据线索,由黄洋亲属提交上海检方。之后,警方宣布破案,检方决定批准逮捕林森浩。
卢安邦调查所获情况,均系警方尚未接触的同学提供,对于确定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条线索,黄洋的博士论文在案发前几天被人删除。第二条线索,林森浩在案发前曾在隔壁寝室借水喝。第三条线索,黄洋住院后,饮水机曾经不在寝室。第四条线索,饮水桶在盥洗室停留几天又回到发案寝室。同楼层的同学回忆,案发后那几天,有一个空饮水桶丢在盥洗室,不知道是哪个寝室的,也不知道何人何时拿走。
卢安邦对第四条线索的看法颇有见地:林森浩在黄父到来前,把饮水桶拿到盥洗室倒掉余水,次日黄父搬到宾馆住宿,黄洋病情日趋严重,林森浩为了使人感觉宿舍一切正常,把清洗过的空桶放回原位。卢安邦还特意指出,有些媒体说黄洋为避免他人喝变味的水而倒掉余水并清洗水桶,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因为,如果黄洋觉得水已变质,他只需要把水桶提到楼下水站另换一桶,完全没有必要清洗水桶,更不会把桶留在盥洗室。
犯罪嫌疑人林森浩的犯罪动机是什么?对此,卢安邦持嫉妒说。他认为,专业成绩超常优异的林森浩,虽然不会嫉妒黄洋的专业成绩,但他在本年度无法考博即将回家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滋生嫉妒,嫉妒黄洋即将通过读博考试。当然,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案件真相终将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