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在云南段长达300多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最深处在贡山丙中洛一带,达3500米,被称为“东方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单云南段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丙中洛乡起到龙陵县的老卡,足足600公里,西藏境内还有多长,无法精确统计,从地图上看,最少也是四五百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了1000公里,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两倍还多。怒江大峡谷深度也远盛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度都在2000米以上,大多数地段突破了3000米。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山麓,怒江大峡谷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三江并流地带,从西藏进入云南境内后,江水由北向南像一匹脱讲的野马奔腾而下,从海拔3000多米直降到700余米的深槽。从谷底到极峰相差达4000米。山高、谷深、水急就是这个世界最长、最神秘、最美丽奇险和最原始古朴的“东方大峡谷”的写照。
怒江大峡谷属于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山地气候,极利于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峡谷的原始森林中有大量珍稀名贵树种。其中仅中草药就有356种,兰花多达140多种,野生动物474种,如齿蟾、戴帽叶猴、灰腹角雉,只产于怒江州内,特别珍贵。从六库镇出发沿着怒江北上。“V”字型大峡谷的谷底,几乎没有一点点平坦地面,柏油公路的多数地段是在江边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冬天,怒江江水是蓝色的;现在是雨季,江水混浊。江面宽约100多米,满槽江水汹涌澎湃。江面在怒江州北部最高处海拔1400米,南部最低处海拔仅700米。北高南低,落差极大,江水以每秒6至7米的流速奔腾咆哮而下。有万马滩、尖山滩、阎王滩、勐姑滩等70多处急流险滩。有些江段,浪高1米多。在茨开镇等地,涛声轰鸣昼夜不息,好像连降暴雨的声音。在稍微平缓的江段,由于江底暗礁作用,江面连连呈现巨大的环形波纹和旋涡,有些吓人。
怒江大峡谷两岸白花飘香,山腰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冬春两季冰雪覆盖,景色如画。滇西北位处欧亚和印支两大板块结合部,这独特的构造形成了横断山大纵谷地带,由北向南,巍峨高耸的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与奔腾的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相间构成了深切割裂的大峡谷——怒江大峡谷。墙体广告了解得知,怒江大峡谷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经常是河谷茂林葱绿,炎热似夏,山坡花俏草黄如春如秋,峰顶冰雪世界,一派降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