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墙体广告 在平湖市新埭镇,有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作业者,他为着一句许诺,接连8年免费为患者上门出诊;为着一份医者仁心,接连16年义务献血,总共9000多毫升;为着一个期望,10年前变成一名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他即是第五届嘉兴市品德榜样乐善好施榜样张在发。
张在发今年49岁了,1988年从嘉兴卫校结业后被分配到新埭医院作业,现任新埭镇医院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斑白的头发、温暖的笑脸、一辆寒酸的自行车是他的象征。27年扎根在底层公共卫生效劳战线上,他成了邻近很多老百姓心中最信任的人。
仁心:有事就打电话,随叫随到
“张医师,谢谢你,幸亏有你,我哥哥一家才有今天。”新埭镇居民姚道珍接过张在发递给她的一大包备用尿袋,连连道谢。
8年前,姚道珍的哥哥姚道根在帮人拆房子时失足从三楼摔下,形成高位截瘫,使这个本来美好的家庭陷入了窘境。更令姚道根痛苦不堪的是,瘫痪在床 的他需求不定期替换导尿管,但换导尿管是一项技术活,姚道根的家人不会,村里的医师也不会,每次导尿管堵了只能到镇医院去。姚道根家里只需一位老母亲、一 个尚在读小学的儿子和一个软弱的妻子,而姚道根体重达85公斤,带他去医院换导尿管成了横亘在全家人面前的一座大山,每次都要劳师动众,疲惫不堪。
一个冰冷的冬夜,姚道根的导尿管堵住了,妻子没有办法,只能深夜把街坊喊过来帮忙把姚道根送到了新埭镇医院。当天的值勤医师刚好是张在发,看着这个困苦的家庭,张在发说:“今后不必送来了,有事打我电话,我上你们家给换去。”
即是这一句看似简略的许诺,张在发静静据守了8年,从此今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隆冬盛暑,只需一接到电话,张在发就会及时赶过去。一个、两个、三个……在姚道根以后,不知不觉,张在发的出诊患者添加到了6个,其中多是举动不便的老年人。
有些患者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分,三四天就要换一次导尿管,有些半个月换一次,张在发每个月平均要上门效劳六七次,不收一分钱出诊费。看着医师这么辛苦,患者也过意不去,说“张医师你打车来吧,我们出车费”。每次,张在发都是婉言谢绝,“我骑骑自行车更健康。”
大爱:16年坚持义务献血9000多毫升
从紧张到安然,从顾虑到自然,从偶然到定期,16年时刻,张在发这个被大家誉为“血性汉子”的普通人,累计捐赠血9000多毫升。凭仗这个数字,张在发变成平湖市当之无愧的“献血状元”。
“既然献血无损身体健康,还能够治病救人,又何须小气自个的血液?”张在发朴实地说。很多患者在得知这个状况后,纷繁竖起大拇指说:“想不到张医师不光为患者治病,还用自个身上的血协助别的患者,太无私了。”
不仅如此,张在发还自愿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变成一名骨髓捐赠的志愿者。
张在发说,作为医师,协助患者是天职。没有慷慨激昂,他仅仅一向用举动诠释着一名底层医务作业者的爱人、救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