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朔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团市委深入实施 “创业启航”、“青年强能”、“助力青创”和“创业孵化”四大工程,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和培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在朔州全市创业创新创收工作中体现了青年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搭建平台
为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帮助用工单位解决节后用工紧张局面,市人社局以正月初十为起点,举办了三场新春招聘会,共有86家次优秀企业参加活动,提供了教育培训、产品工程师、汽车营销、财务管理、文案策划、客户经理等7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了教育、计算机、制造、房地产、金融等各行各业,吸引了2168人次入场应聘,其中高校毕业生1688人次;现场达成用人意向1478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1198人次。与此同时,参加网络招聘会的优秀企业有12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15个,点击人数1189人次,864人次投递了简历,其中高校毕业生714人次,有效促进了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各类求职者实现就业。
拓宽渠道
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岗位,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市人社局积极探索,努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充分利用政府购买服务吸纳高校毕业生这一有效形式,今年共为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服务领域吸纳108名高校毕业生,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有效改善基层公共服务领域人才短缺的局面。
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秉承“帮人才就业,促民企发展”的活动主题,由市人社局牵头,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部门协同配合,举办了2015年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此次活动,接受各类咨询200余人次,有52家用人单位参加了招聘会,提供了316个就业岗位,主要有教师、文员、行政助理、食品检验、机电技术、平面设计、财务会计、置业顾问、市场营销等,涵盖了教育、食品、网络、餐饮、金融、投资、房地产、数码、广告等各行各业,约有700余人次入场应聘求职,其中高校毕业生达623人次,通过现场洽谈对接,达成用人意向475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397人次。
落实政策
为有效实施2015年就业见习和“三支一扶”计划任务,市人社局及时出台了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市直单位和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派出工作人员多次与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开发就业见习岗位,组织就业见习有效对接,目前有1378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见习协议,走上见习岗位。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和其它服务基层工作,有效促进毕业生锻炼成长;有利于优化人才结构、合理分布人才队伍;我市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现已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参加了省人社厅组织的考试,待资格复审、体检合格后最终确定招募人员。
资金帮扶
今年36岁的王素平是怀仁县海北头乡人,大学毕业后就回乡养起了肉羊,从2008年到现在七年的时间,肉羊养殖规模达到800只。“想扩大养殖规模可缺少资金。”是她今年创业遇到的难题,听说团市委和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开展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贷款支持,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先去了怀仁当地团委部门咨询,没想到几天后,怀仁县信用联社决定给予她20万元的创业贷款支持,“雪中送炭”的好事让她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优化服务
利用各类媒体和人力资源专刊大力宣传就业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朔州人事人才网作用,及时发布和更新各类人才供求信息,积极帮助高校毕业生掌握人才需求和就业信息。今年以来,在举办的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人才招聘会上,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万多份;通过朔州人事人才网累计发布各类求职信息2000余条,为各类用人单位发布招聘岗位信息1000余条,在《朔州日报》、朔州新闻网、黄河新闻网朔州频道、山西新闻网朔州频道等媒体适时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