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像往常一样来到单位,同事告诉他,有人留给他一张“电影票”,沈先生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果然有一个红色的信封,他没看封面就打开来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婚宴》全球首映典礼,共同分享幸福时刻。”接下来还有:“主演、诚邀嘉宾、上映时间、场馆、导演”的字样。沈先生开始还以为这真是一张电影票。可他想想有点不对劲,谁给的电影票呀,仔细一看,主演是自己快要结婚的朋友,诚邀嘉宾是自己,上映时间是2011年8月X日,场馆就在淮南一家饭店,导演是朋友的父母。沈先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电影票”版的喜帖。
从一张小小的喜帖变迁中不难窥见,中国人重习俗的传统开始动摇,而“个性化”逐渐流行。记者对十余名年轻人进行了询问,许多年轻人认为,婚礼是人生中的大事,应该尽量有特色,让人印象深刻,喜帖是婚礼的通知书,既能让宾客从喜帖中看出主人的情意,从某种角度也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品位和个性。因此,选择怎样的喜帖在很大程度上显示新人对这段婚姻的心思和态度。一姓王的年轻人说,他的爱情是通过一场电影开始的,王先生根据这个特点,在结婚时,自己的婚礼请帖就设计成电影票的模样。
淮南墙体广告公司了解到,和传统喜帖相比,现在的喜帖更加个性。过去的喜帖大红的硬卡纸,上面烫着金字,有的还有香味,一两块钱一张,买一捆回去细细地写。后来,开始流行用结婚照做成喜帖。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元化需求,结婚喜帖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彰显个性,突出自我,而且还有收藏价值,环保功能。更多个性喜帖来自网上。记者在淘宝网一家专营喜帖的网店看到,纸质请柬款式多样,有韩式、欧美式及中式,还有电影票式、信封请柬式等。卖家称,内容还可根据新人的要求修改设计,一张价格2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