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墙体广告公司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南京相关部门近日收到几十位市民的意见,大家几乎一致明确反对鼓楼广场的更名,希望市有关部门认真考量这种改名,更冀望于有关专家多调查研究,全方位了解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不要造成改名后后悔。
“如果说建设郑和广场是文化行为,那么把鼓楼广场改成郑和广场就算昏招。”南京知名画家郑邦民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南京古代文化的积极弘扬者,也是最早提出设置郑和广场的建议人之一,但是他怎么也不明白为何有人提出把鼓楼广场改成郑和广场。
随着2012年中国航海日南京主会场活动临近,组委会酝酿的纪念活动方案中有一项,有专家建议将鼓楼广场更名为郑和广场,届时还将举行郑和塑像揭幕仪式。这一信息引发许多市民反对,议论纷纷。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更改地名十分敏感,鼓楼广场被百姓叫了80多年,难道依据那些人提议——改名为“郑和广场”,南京就不再流连于“桨声灯影”,而能“拥抱长江,奔向大海”了?
“据相关资料显示,鼓楼广场因明朝鼓楼建于此而得名,当初不是随意命名的。”他进一步指证,鼓楼广场的东北面是大钟亭,西面是鼓楼公园,始建于明朝,是一个规划完整的地标性建设。清朝年间的南京城图还能看见这一完整的地貌建筑,后来因为拓路,而将建筑预想中的“晨钟暮鼓”整体“肢解”开了。如果现在改成“郑和广场”,那么城市里由鼓楼而形成的历史文化和人脉也就会被生生截断。
南京近10年的河西大开发,尤其是滨江地区,完全可以考虑在那里增设南京的城市文化,郑和广场安置在那里,也能体现“拥抱长江,奔向大海”的南京城市理想。他建议,有关部门可以把渡江胜利纪念馆和宝船公园放在一块统一规划,把宝船文化和渡江文化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