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墙体广告 昨天,向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呈现多位“生疏脸庞”,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和向阳医院多名医生在此出诊,了解“北京向阳医院医疗联盟”的第一手状况。
“医联体”已建立近三年,该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床位增加,下转病人增多,但仍存在缓慢药缺少等疑问。
下转病人数量大于上转人数
“在这里做恢复治疗也能够,没必要非去大医院”,病房中的琚先生说。10月初,他因受伤在北京向阳医院接受手术,十几天后,转诊到社区基地进行恢复。
琚先生的状况并非个例,北京市医管局表明,“北京向阳医院医疗联盟”建立以来,下转住院病人2796人次,是上转住院病人的十几倍。
“判别分级治疗是不是起作用,要看下转病人数量是不是大于上转病人数,”向阳医院院长陈勇解说。他表明,北京的医疗资本相对丰厚,“治病难”更体现在治病的无序。
据了解,2012年,北京市开端探究怎么完成分级治疗,引导病人不用扎堆挤向大医院。所以,“北京向阳医院医疗联盟”建立,包含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以及7家社区卫生服务基地。
该社区卫生服务基地负责人说,三年来,基地门诊、急诊、病房病人数量均有所增加。
药物缺少制约医联体开展
然而,因为各级医院报销的药物目录并不一致,底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药品目录缺少缓慢病常用药物。这致使专家到社区会诊,或许病人转诊到社区,却无相配套的药品。
封国生在出诊时,对一位躺在床上的老人进行腹部按压查看,随后搀扶其动身,再次问询病况后开端写处方。但是,因为该基地无药,处方一改再改,从专门治疗结肠炎的柳氮磺胺吡啶改到多见的消化酶。
经查看,北京向阳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社区服务基地内药物仍以国产药为主,且中成药偏多。
封国生无奈表明,有关药品的缺少变成分级治疗的制约要素之一。“缓慢病用药应在医联体内部通用”,无法开出适合处方药的封国生慨叹。
除了缓慢病药物,北京向阳医院骨科主任周君琳坦言也遇到相似困惑。骨科手术后需运用低分子肝素,但社区卫生基地医保名录中却没有。
“这会制约咱们对下转诊病人的挑选,”周君琳说,“一般的肝素会引起出血,根本被扫除在治疗以外”。
周君琳说,药物不在报销范围内,医院也就不会进此种药物,这可能会制约医联体的进一步开展。
此外,不论大病小病都去三级以上医院看,社区首诊率低也制约医联体的要素。“需要一些方针上的配套支撑,”陈勇建议,“比如,进步底层医院就诊的报销份额”,或许能够引导部分病人直接到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