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市墙体广告发布 日前,鞍山师范学院老师郑激宇撰写的《钢都百年城记》经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史求图,以图证史”,用近30万字、千余帧鞍山区域图像,论述勾勒出鞍山城市构成和开展的百年前史轨道。这是一部浓缩的鞍山城市百年变迁图史文集,其间大多数照片在鞍山史志界初次问世,史料价值十分宝贵。
鞍山是出名的钢都,有着悠长前史,但作为一座城市,是在帝国主义掠取与侵犯下树立,伴跟着新中国的树立和开展而疾速兴起的。跟着鞍山知名度的提升,许多老鞍山人和来鞍日子作业的人都更加火急地想了解这座城市的昨天。
郑激宇是鞍山师范学院老师,有近十年的保藏鞍山地域文明古材料阅历。几年来,郑激宇的脚印踏遍鞍山及邻近各地,搜集、查阅、整理很多第一手关于鞍山地域文明的图文史料,对鞍山区域及邻近的古代修建遗址状况、日伪期间鞍山街区与各类修建建造状况、千山古刹修建变迁状况、新中国鞍山城市建造开展状况等专题作了深化的查询与研讨。他静心在厚厚的前史文献与杂乱繁复的图像史料里,经过今昔图影区分对照,实地考古证明剖析,积极探究将鞍山百年城市变迁的前史以文图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钢都百年城记》描述的地域主要以今日的鞍山市区所属各区立山区、铁西区、铁东区、千山区为地界。而时空的跨度是从1898年到1998年末,整整100年。第一个50年,是从1898年沙俄在鞍山构筑铁路至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这其间涵盖了1937年12月1日日本殖民者在鞍山建市的旧事;第二个50年,是1948年到1998年,新中国鞍山解放50周年。恰是这两个不一样布景、不一样特质的50年,廓清了鞍山区域城市前史的空间演进,使鞍山城市的开展有了明显的前史阶段。
全书分为四编,从鞍山地域明清驿路上的“古迹遗风”引进,以百年前俄、日帝国主义在鞍山构筑铁路和侵吞隶属殖民地的耻辱前史为布景,经过很多史料和古图辅证,追溯了鞍钢构成的百年前史,再现了古代鞍山的立山屯、八卦沟、石家峪、大石头等古村落变迁的前史进程,回忆了鞍山区域现当代街区与修建的百年变迁,全方位出现了鞍山从古时的几个零散村落,开展成今日拥有几百万人员大都市的前史演进进程。而与文字平等主要的是本书选用了近千幅古图插图,且有适当有些是初次问世的古写真地图与史料图像。这些弥足宝贵的史迹图影,使得文献叙述前史的典故与古图追溯时空的场景相契合。《钢都百年城记》一书的问世,为重拾鞍山城市前史填补了空白,是对鞍山城市史和当地习俗文明的有利探究和有序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