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墙体广告 10月19日,“第三届西安韩国文明周”在大唐西市中影世界影城开幕,该活动为中韩公民沟通搭建了一个渠道,并现已成为西安对外开放的主要文明品牌。
据了解,该活动自2013年开端,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为中韩公民沟通搭建了一个渠道,为两边经贸协作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次举办的第三届西安韩国文明周,将进一步推进中韩两边在文明等范畴的沟通与协作,也将一同谱写两边之间友谊的夸姣华章。
19日,西安市政府、韩国驻西安总领事馆有关领导及热心市民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放映了韩国影片《鸣梁海战》,揭开了这次西安韩国文明周的前奏。韩国周期间,还将上映韩国影片及举行韩国文明表演,举办韩国-陕西省前史沟通研讨会,韩国文明中心开馆典礼等一系列活动。
有关新闻
中韩专家研讨两国往来史 最活泼区域就在长安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 张佳) “一个民族的文明最能反映其气质与传统,韩国在前史上与我国沟通最活泼的区域就在长安。”韩国领事馆总领事李康国在昨天的“韩国—陕西省前史沟通研讨会”上这么说。
昨天下午,“韩国—陕西省前史沟通研讨会”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来自我省和韩国的4位专家分别从两国的古代医学、前史、宗教以及民族来源4个方面做了宗旨发言和学术沟通。
西安是我国前史上13个王朝建都的当地,自古就与朝鲜半岛有亲近的经贸往来和文明沟通,有许多来自朝鲜半岛的青鸟使、学生、和尚,到长安沟通和久居。唐朝时高丽人和唐人一同彼此学习、彼此学习。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有很多移民入唐,他们久居京师长安或许东都洛阳,身后也埋葬于此。专家们在发言中表明,前史上高丽人与唐人混居、通婚、最终彻底交融。研讨发现,第一代高丽移民初入唐时,在婚姻目标上仍会挑选同为移民的本国人,当时的唐朝户籍上也会对第一代高丽人注明国籍。但是,从其第二代开端就逐渐与唐人通婚,到第三代时唐朝的户籍上对其后代的户籍就现已没有清晰的国籍记载了。这说明中韩往来在前史上就已非常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