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墙体广告讯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立项、省文联负责组织、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统筹、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第一部地方绘画史大型画册类丛书:《岭南画库》第一批图书(《颜宗》、《林良》、《张穆》、《苏仁山》、《黎简》)成功推出。
汕头墙体了解到广东绘画传统源远流长,历代均涌现大批名家好手,其中佼佼者的水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傲视全国。绘画的基础实力如此雄厚,广东足以和传统艺术中心的江浙、京津地区并肩而毫不逊色。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广东文艺的地方特色无法彰显,地方优势无从发挥,以至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广东绘画的创作水平明明走在全国前列,却总觉底气不足、缺乏自信。发掘深层原因,问题不在能力不行,而在认识自己的优良传统不足。与京、浙相比,广东似乎没出过什么大师。其实不然,京浙“大师林立”固然因为那里的确人才辈出,但也托赖他们对地方传统持之以恒的研究整理和不遗余力的宣传推广。反观广东,历史上不缺优秀作品和画家,但数十年间,除几家博物馆印过少量图册及文献资料(因流通不畅,即便这些许资料还长期堆积库房,少为人知)外,对广东历代绘画,广东教学研究单位,罕见有规模有深度的专门课题和论著;出版机构也未见有影响有口碑的出版物。
2008年,底热心发掘、弘扬广东文化资源的一班文化人组织成立了“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由该会策划,省里拨出一笔专项经费,《岭南画库》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第一个地方绘画史大型画册类丛书项目,终于得以正式启动。而它的第一批成果,假这次“南国书香节”的盛会面世,接受广大读者检阅。
汕头墙获悉《岭南画库》的主体,是岭南历代画家的个人研究文献和作品集;其编辑的基础是对岭南绘画发展脉络的梳理。像这样通过出版大型画册类丛书来系统整理本地的绘画史,在广东固属首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据对出版行业了解,其他省份地区未必没有类似的选题想法,但面对落实则有心无力。促成这一盛举之所以十分艰难,显见的固然要有强大的资金保障;不易见到而其实更为重要的,是编辑这种时间跨度大、入编对象众多、学术要求高的大型丛书,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强大的工作组织能力。这就需要一批有识之士紧密配合、展开大量耐心而细致的工作;此外,还要有一点“运气”或者说“缘分”才行。例如,许多稿件资料分散各地,搜求十分不易。有时为了追寻一张足够清晰的图片,辗转努力数月也未必可得。其间种种际遇的微妙,恐怕只有亲历者能体会了。《岭南画库》要成书,非综合上述几要素不可。这样的项目,不是光有一个想法,说上马就可以上马的。因此,《岭南画库》非但空前,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恐怕也是难以复制或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