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开展整治“炫富”广告的行动。
福建省工商局广告监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房地产市场已成为‘炫富’广告的‘重灾区’。一边是不少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一边是部分开发商高喊‘为富人盖房’,助长了社会浮躁、奢侈风气”。
“贵族领地”“豪宅奢华”……“炫富”广告何时消退?在龙岩市区看到,一些公交车站广告箱和商厦顶楼户外广告牌被售楼广告占据。在宝龙城市广场商厦顶楼,一售楼广告语出惊人:“爱情承诺不可靠?不如新界有一套!”在新近整治行动中,这块巨型广告“被迫”撤离。
“现在,拥有高档房产的确是拥有财富的一种象征,但一定要把房子和感情扯在一起,让人心寒。”一位福州市民说,今年初,同样在这块广告牌的位子,另一则售楼广告主题词是:“只为皇族而建”。
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说,近年来,开发商底气足了,房子成为有钱人的投资,售楼广告“炫富”味随之浓了。
惹人心烦
“炫富”的不只房地产广告。“富人独有”“至尊”“顶级”享受等频繁出现在一些商家广告中。陈培爱认为,“炫富”广告折射了现实的贫富差距。
福建省工商局广告监管处表示,在广告宣传中含有不良文化倾向,宣扬享乐主义、封建帝王等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都是整治对象。
“每次看到那些‘炫富’广告,都感觉很受刺激。”一些市民反映,这些广告让人反感,商家通过这样的广告制造出梦境般的假象,似乎购买了他们的商品就能实现广告词展示的生活。
五花八门的“炫富”广告与其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如说是不良文化在经济行为中的表现。“倡导享乐、炫富类广告,引导的是一种畸形的消费文化。”陈培爱说。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警告,社会开始出现一条贫富差距的鸿沟。不少城市对“炫富”广告开展过整治行动,但刺眼的“炫富”用语难绝迹。 专家指出,取缔“炫富”广告固然重要,可以减少刺激民众神经的因素,而要从根本上铲除“炫富”广告,有赖于逐步消除贫富差距,依靠实实在在地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福建省一家房地产广告代理公司负责人,如今是一个炫耀的年代,这与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文化氛围相符合。对于广告代理公司而言,广告创意最终要由广告主来拍板,既然有人偏爱“炫富”,就投其所好。
专家指出,“炫富”广告难绝迹与监管不到位有关。“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常常以整治为契机,向违规的广告商家‘吃拿卡要’,仅罚点款就了结。”
陈培爱认为,现实中,主管部门整治“炫富”广告有难处。什么是“炫富”广告,这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因为语言是有弹性的,除了个别露骨的、一目了然的词语外,大部分是处于模糊状态的广告语与图像。
此外,相关法规条例对“炫富”广告处罚偏低,除了撤除广告,一则广告一般被罚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这样的处罚力度打不痛违规广告主。
广告不只是企业商家的营销工具,更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面镜子。
张鸣说,存在贫富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差距被固化。当前,各种利益集团博弈激烈,一些企业在竞争中不择手段,“炫富”广告就是表现。
陈培爱认为,企业墙体广告宣传必须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运用干净、准确、悦目的广告标语,在宣传商家产品的同时,让消费者有一种美的享受,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改变崇尚奢华享受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