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提出将于近期上线3小时送达商品的“极速达”、夜间配送服务后,易迅网紧接着表示将上线“2小时送达”服务,在价格战之后,电商物流大战已然打响。但四川墙体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2小时送货,还是3小时上门,都面临着运营成本、物流体系建设等难题。当前电商陷入了盲目争快的误区,在追求快的同时如何保障优质的消费体验才是这场物流战的关键。
虽然,“极速达”将京东的配送间隔缩短至3小时内,比之前的“211限时达”速度提高了两倍。但与京东传统配送模式相比,“极速达”也存在诸多限制。京东COO沈皓瑜表示,“极速达”并非免费服务,选择该服务的消费者需额外支付49元的配送费。该服务也会对商品种类进行限制,“大家电等品类将不在服务范围内”。目前,该项服务的配送范围也仅限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的核心区域,未来还有望推广到其他区域。
而就在京东发布“极速达”将上线的消息后1小时,一直在京城与京东叫板的易迅网迅速做出回应,称其在业内首创的“一日三送”服务,消费者在满足正常购物金额的条件下无需支付额外费用。易迅网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上半年,易迅网将在华东地区实现针对第三方商家的“上门揽件+统一配送”服务,四川广告在下半年将正式开放仓储服务,并在未来推出“两小时送达”,甚至限时物流服务。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京东普通订单从消费者下单、客服审单、拣货、打包等流程走下来,约需要1个小时;货车从仓库到市内配送点由于路况等不可控因素,则需要1-2个小时的时间;而在配送点完成分单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所需要的时间大概也在1-2个小时。
而“极速达”的订单则不需等待,全程“绿灯”。据介绍,如果消费者在下单时选择了该项服务,订单传到仓储管理系统的时候就已将其特殊标记,“可以插队拣货、专人包装,最后也不需要拨送到各个拨运中心,全部统一装车、单独发送”。
不过“极速达”的3小时配送并不是目前京东配送速度的极限。京东华北区仓储总监牛春岭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京东内部在北京已多次尝试“100分钟配送”,凭借目前京东的配送体系可以达到。
速达”服务,快递咨询网首席咨询师徐勇认为,电商配送和快递一样都需要规模效应,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极速达”是一个电商个性化配送服务,如果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可能会给京东带来一定的利润,但如果使用的人较少,对于京东而言还是在“烧钱”。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从货品流动率,对固定资本的占用上说,当订单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一日多次的物流配送有时并没有提升整体的运营成本,反而降低了每个订单的固定成本,提升了效率。
不过,京东对此似乎也早有准备,沈皓瑜表示,订单稳定了以后,根据有多少消费者选择该项服务,京东再通过其他方式提升效率来改进,“但如果我们干不起这个事情,别人也干不起”。
传统购物一般是在选好商品后,消费者可以直接付费拿走,而网购则需要一个等待的过程。随着网购的兴起,也将快递物流企业从幕后推向台前,成为网购整个流程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目前在商品配送上,就同城配送而言,国内电商主要采用当日达或者次日达,如果购买者急需所购商品,网购并不适合。但随着“极速达”等以小时为单位的配送模式出现,让电商和店商之间的时差进一步缩小。
不过,京东“极速达”虽然提出了以小时为单位配送的概念,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其并不是国内最快的电商配送。
2010年上线的“快书包”推出“一小时到货”服务。目前,国内电商采用的都是位于近郊的“中心库房”制,购买信息抵达之后,再从中央库房逐一分配到若干配送点。“快书包”则选择“化整为零”,在诸多区域中分别设立独立的小库房,并雇佣人员自建物流。
有快递企业负责人认为,各家电商不应过度推广“极速达”模式。该负责人表示,中国电商配送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如果再过度提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普通配送预案一天能收100件商品,但‘极速达’的配送员一天可能只有几件”。
在产品、价格等方面差异化不大的情况下,电商企业都希望通过配送售后等服务来争取消费者。“当价格战已成常态,服务才是比拼的关键。”对于电商行业而言,由于品牌、业态趋同,实际上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选择的是各个服务环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去年开始,电商间的竞争已进入到新阶段,更具创新性的营销、更高品质的服务已成为决定未来电商生死的关键。显然,在众多服务环节之中,配送速度和质量最具说服力。与其他国家消费者比较接受网购3天到达不同,中国的消费者要求当日达、次日达,“速度快”是国内消费者对网购商品配送的最普遍要求。电商提供的高质量、个性化配送服务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所获得的口碑收益远大于省钱。
与去年电商企业纷纷申请快递牌照、高调宣称自建物流不同,目前电商企业自建物流出现分化现象,为了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在同质化的价格大战中脱颖而出,一线的电商企业则是持续在物流方面“烧钱”投入,进一步提升配送速度以争取消费者,部分电商企业则是通过优化仓储等手段提升物流效率。
作为京东商城的主要竞争对手,苏宁易购已于去年底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成为继京东商城、凡客诚品、亚马逊中国后又一家拿到快递牌照的电商企业。在业务繁忙期,苏宁还可启用近1800家线下门店及4000多个售后网点参与苏宁易购的快递配送,缓解物流压力。
今年也被业界视为电商盈利的关键之年,为了尽早实现盈利计划,大型电商在今年大动作不断。电商业专家认为,当前主流电商纷纷将重金砸向物流战,除了提升服务外,也是将物流作为商品之外的另一个盈利点。
据了解,大型电商通过开放平台,向平台卖家输出物流、金融等资源,将是实现盈利的重要模式。日前,凡客旗下如风达开始在四川墙、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通同城快递业务,企业个人8元/公斤,续重2元/公斤享受同城配送服务,实现上门取件业务。据凡客诚品副总裁、如风达总经理李红义介绍,对于电商自建物流而言,配送只是最简单最基础的部分,这让如风达在价格上与同行相比有20%-30%的优势。
业内专家认为,京东快递的竞争优势在于京东商城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品牌效应,以及货到付款的价格优势。京东快递的报价虽然高于“四通一达”,但因其支持货到付款,收费较顺丰速运、宅急送便宜,因此有可能成为京东商城内对货到付款有需求商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