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提高,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1年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95元,同比增长16.6%;2012年18701元,增长13.4%;2013年突破20000元,达到20667元,增长10.5%;2014年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达到22548元,增长9.6%,比2010年增加8405元,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仅相差29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由2012年位列全国第13位提升至2014年位列全国第4位。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取得了新突破。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145元,增长19.4%;2012年达到4753元,增长14.7%;2013年突破5000元,达到5434元,增长14.3%;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000元,达到6671元,增长13.1%,比2010年增加31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由2011年全国第13位提升至2014年位列全国第1位。
据介绍,“十二五”前四年,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城镇2.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2010年的4.1下降到2014年的3.4,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此外,2014年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78%和62%左右,比2010年提高4个和3.4个百分点,与全国的相对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10年的39.9%下降到2014年的34.9%,年均下降幅度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10年的46.3%下降到2014年的41.7%,年均降幅1.2个百分点,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相关链接: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