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如邂逅多年不见的老友,《黄克诚自述》就是这么的书。他回想的很多陈年旧事,看似不经意,嚼一嚼却神韵无量。
1938年夏天,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职位呈现空缺。六八七团团长田守尧骁勇善战,又是赤军老战士,正在驻地检查作业的朱德让田守尧先署理,报请总部正式录用。可是,延安方面否决了这个提议。旅政委兼党委书记黄克诚怕田守尧想不通,主张朱总司令再跟中心说一说。谁知朱德总司令却说:“这有什么关系!戏点到谁谁就唱,共产党员嘛!”
新任旅长杨得志就任,田守尧不参与欢迎会。朱德请求马上举行党委会,同志们对田守尧的批判协助毫不留情。散会前,朱德又重复了那句话,“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嘛!”朱总司令的话让田守尧幡然悔悟,他凡事从严请求自个,后来变成我军一颗耀眼将星。
“戏点到谁谁就唱”,党内规则高于一切,干部服从安排不移至理,所以朱德才能对人事疑问举重若轻,田守尧才会服膺党安排的批判。不由想起我知道的一位老同志。1956年被安排从上海调到西藏作业,他让爱人留下来照顾老小,夫妻从30多岁分居到60多岁,其间偶然回乡省亲,后代竟不认他。我曾问他,家里那么艰难,不能请求安排换个人吗?老人家看了我一眼,严厉地说:没这规则!
守纪律、讲规则,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主要检测。党性不只印在党章上,更铭刻在整体党员的心中,体现在党员干部对党的纪律和规则不打扣头地恪守、积极主动地履行上。在那物质贫瘠、烽火连天的时代里,党内守纪律讲规则的空气尚如此浓厚,现在危险应战更多了,物质诱惑也更多了,守纪律讲规则更加不能迷糊。
曩昔有一段时间,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显着。很多干部为非分之想向安排伸手,不满意安排安排就讨价还价,自己振振有词,领导百般无奈,咱们习以为常。纪律和规则软化了,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兵器生锈了,党内政治生活便不成体统,这么温湿的环境自然容易繁殖不良作风和腐败疑问。我曾问一位犯了过错的同志,为何十八大以后还不收手,他说的话发人深思:曩昔文件不是没有,请求不是不高,都是传达一下就完了,这回来真的就不适应了。
从出台八项规则、狠刹不正之风,到用好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利器、修正党内政治生态,从强化“两个职责”、执行监督执纪“四种形状”,到引发党章认识、修订党内廉政原则和纪律处分法令,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和规则的红线绷紧起来、管用起来。对党员干部而言,纪律和规则,在不想恪守、不肯恪守的人眼里是一种束缚、一种约束,在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的人那里,则是一种职责、一种境地。恪守党的纪律和规则,做得好算不上壮举,做欠好则是逃避职责。
一个目无法纪的人成不了材,一个软散如泥的安排也难以成事。只有当纪律和规则变成人人高悬心中的律令,进而变成大家的一种潜认识和自觉修为,严厉认真、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活次序才能建树起来,咱们也才能更加沉着地走向将来。(习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