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全国最大的卡拉OK现场表演。不久前的一个夜晚,一名高三学生正在操场上字正腔圆地演唱《乌苏里船歌》,身旁1000多名学生在围观、欢呼、唱和。灯光昏黄,台阶就是舞台。这名学生叫戴光炼,来自湖南省长沙市三中。戴光炼说,他在学校本是学小号的,高三时又迷上了唱歌。学校90%的同学都喜欢唱歌、唱花鼓戏,或会弹奏一两种乐器。
汨罗市教育局局长刘吉伟告诉长沙墙体广告,如果单从普通高中发展来看,要让每一所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关键在于确定发展目标和模式,树立特色和品牌。特色不是一蹴而就、想有就有的东西,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积累。多年来,汨罗市不断加强对农村特色高中教育的构建与推进,积极探索农村薄弱高中教育改革的新途径,至今积累了10多年,成为汨罗市素质教育新名片。
在湖南省汨罗市三中,不论春夏秋冬,每晚8点半,第一节晚自习结束,师生们就会涌向教学楼西面的操场,欣赏半个小时、约八九名学生的演唱。每晚演唱长沙墙体者不同,各班轮流,前一天报名,长沙墙主持人编辑好连续播放的光盘。
“学校创建音乐办学特色,可以追溯到1995年的特长班,经过10多年的探索追求,目前已有显著成效。”该校校长吴光宗说,这主要体现在大课间活动时,教学生学习街舞、健美操、体操等;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将经典的校园歌曲、红歌、地方戏曲结合在一起,晚自习的卡拉OK正是其中一个环节。2011年,学校获得“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荣誉称号。
人人会打一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在汨罗市四中,师生们每天坚持5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这个做法自2005年开始实行。学校的大课间活动面向每一名教师和学生,打太极拳,再加上早晨的20分钟晨跑与锻炼,学校所有人每天都能保证一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
汨罗市四中还单独设立了一个特色教研室,长沙广告专门研究学校强化体育特色的办法。教研室主任邹跃说:“教研室有14个人,包括专职体育教师和音乐教师,因为有时体育与音乐是不分家的。”
邹跃告诉记者,学校所在地白水镇片区,拥有汨罗市4支知名篮球队中的两支,农民们茶余饭后不是聚在一起打麻将,而是到附近学校或文化场所打篮球。为了汲取民间体育文化的营养,学校派人向当地的旱龙舟、高跷、竹竿舞高手请教,将这些项目移植到校园体育中来,增强了学生兴趣,也传承了优秀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