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墙体广告 近日,笔者来到漳平市新桥镇产盂村“一点田”家庭农场,只见这儿土地衔接成片,沟渠与机耕道在农田边弯曲。农场主陈福星正在栽培基地观察蔬菜长势,他说:“这片基地蔬菜栽培面积大约有150亩,接下来我计划再经过土地流通承揽80亩土地,栽培无公害高端蔬菜。”
2014年,产盂村施行高标准根本农田项目建造,福建泉州墙体广告将小块、零星的土地收拾平整衔接成片。漳平南洋镇党口村乡民陈福星得知产盂村可大面积转流高标准农田,去年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他来到产盂村经过土地流通承揽了220亩高标准农田,出资200万元,使用现代农业设备和生物技术打造高山生态无公害蔬菜基地,栽培高山苦瓜、白菜、包菜等农产品。
“我把自家土地流通给陈福星,既能收取土地租金,又能到农场打工挣钱,日子过得比曾经自个种田好多了。”正在农场干活的产盂村乡民黄柏灯快乐地说。
在漳平拱桥镇岩高村,旧日荒废的土地,现在都覆盖了喷灌设备,种上了农作物。走进岩高村绿色果蔬农场,只见流通的120多亩土地里,栽培着的凉粉草、金花茶树苗长势喜人。农场主陈仁生通知笔者,曾经因为村里的青壮年根本都外出打工,许多土地都荒废了。这些年,镇里积极向农人宣扬土地承揽流通方针,鼓舞农人经过租借、转让等方式加速土地流通,盘活土地资源,完成农场基地与农人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