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作为司马迁的故里,留下了许多与司马迁和《史记》有关的遗迹和传说。司马迁青少年时曾在韩城读书劳动,死后又安葬在韩城。韩城境内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重要的历史遗迹有:司马迁六世祖司马靳、四世祖司马昌、曾祖司马无泽、祖父司马喜的陵墓,司马迁故里,司马迁陵墓,司马祠,大量的记载司马迁的碑文,还有龙门、魏长城、董翳墓、三义墓、西汉挟荔宫遗址等。现在韩城市建设有司马迁广场,塑造有高大雄伟、气宇轩昂的司马迁铜像。司马迁已经成为韩城的标志和象征。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开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近年来,韩城主打司马迁品牌,主抓司马迁祠墓风景区建设。首先,编制具有起点高、立意新的建设规划,把司马迁祠墓景区向西扩展延伸到司马迁后裔聚居地西高门、华池、徐村,南到魏长城,北至芝川镇区以北。
在司马迁祠南北分别建设以《史记》文化广告为主题和水上项目为特色的休闲配套项目,从而实现以现在司马迁祠墓为品牌,以配套项目为补充,以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人物事件为特点,以充实、完善参观内容,满足游客不同需求为目的的精品景区。二是发挥名牌效应,借助其强大的吸引力,扩大其他景区客源。三是大力推进景点内涵建设,促进产业要素提升。
目前,司马迁祠墓景区周边有三大优势有利于发展——
优势之一:旅游资源丰富,韩城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数量丰富,种类齐全,序列完整,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浓郁。现有8大类600个单体资源,其中文物资源41个类型,556个单体,目前已开发的不足总量的5%。另有自然资源14个类型,56个单体,尤以黄河龙门、雷寺庄原始森林和猴山等处最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
优势之二:区位优势明显。韩城市距离西部中心城市西安240公里,地处东西部交通要道,同时又联结着秦、晋、豫黄河大拐弯旅游协作区。随着时空距离的缩短,地缘优势更加突出,便于融入省内省际旅游大环线,实现快速发展。
优势之三:改革开放成果,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全市提出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韩城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县级前列。特别是依托煤炭资源,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这些资本将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助燃剂。同时,在发展中充分认识到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是培植新的增长点的客观需求,而且在观念上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强烈的旅游意识,同样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目前,司马迁祠墓已经注意到景点活力不够,静态多,动态少,缺少游客参与和互动性项目内容。加快游客互动性建设已成为司马迁祠景区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加强“娱、购”两个薄弱环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