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墙体广告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话正是婴幼儿乳粉行业出现“状况”时,多数常温奶企业感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如此;日前,九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行业“大鱼吃小鱼”时也是如此。实际上,这两类企业其实在同一条产业链上,想分得太清楚确实很难。在乳制品行业面临洗牌格局时,广西乳制品企业将如何应对?南国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洗牌开启:蒙牛收购雅士利
6月18日,在香港上市的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将收购雅士利全部股份,总金额约为124亿港元。对这一收购,业内的争论集中在“谁是谁的救世主”这个问题上。
随后的6月20日,九部委发布《意见》,对奶业促动最大的,就是不再审批新的婴幼儿乳粉企业及促进“大鱼吃小鱼”。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向南国早报记者表示,对于这次交易,他们最希望的是能够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业的信心。
广西壮牛水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广西奶业协会副会长农天懂说,广西的乳企没有发生过收购、兼并、重组的事情,都是被自然淘汰的。记者查询到,2010年前后,广西曾有乳制品加工企业24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广西只余乳企16家。因此,如果有一天广西有乳企被兼并收购,或许还是件好事。
重拳治理:“九龙治奶”传递信心
伊利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针对国产乳制品企业出台的一些措施,对大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广西乳企的态度又如何呢?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秉锵对南国早报记者说,虽然《意见》的出台仅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但这对消费者及整个乳品行业来说都值得欣慰。“这对守法企业来说,事实上是在保驾护航。”谢秉锵说,“国产乳品的质量安全有保障,消费者将更信赖国产品牌。”
谢秉锵认为,重建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国家出台有关监管政策就已经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但只有政策落到了实处,让消费者看到了效果,政策才能发挥作用。
农天懂则认为,是否出现“大鱼吃小鱼”,应当是市场说了算,实际上在乳业发达的地区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新政策对消费者的意义更大一些,行业门槛越高,监管越严格,未来很有可能会建立一个新的行业监管机制,像监管药品、银行那样监管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