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打电话 发送短信 在线咨询 总部地图
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广告热线:189-8617-2817
广告热线:tel 189-8617-2817 客户留言
大学生就业“能力”才是硬道理
相关案例: 云南墙体广告

服务热线:189-8617-2817 时间:2013-07-15 15:38:46
墙体广告公司坚持全面部局,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实施的发展战略。有近二十支本地人员组成的施工队伍。监理及业务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运作本地业务。帮客户省去中间环节,马上行动,品牌快速传播,提供适宜的价格,有保障的服务,在行业中树立了一面旗帜。 客服电话:400-6060-805
<%} %>
  云南墙体广告讯 “我们上小学时,上大学是不要钱的;我们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时,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到一份能填饱肚子的工作……”“我用一麻袋的钱上大学,换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这些80后拿来调侃和自嘲的网络语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和生存境况。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难?难在什么地方?大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就业形势?如何应对市场变化?我们来听听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怎么说。
  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面对就业压力,喜欢的工作不容易找。2009年大学毕业的李洁说起找工作的经历,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很多工作要求有工作经验,我们刚毕业,没有多少经验,找份合适的工作非常困难。”李洁告诉记者,她原以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学的又是热门的金融专业,找工作应该不难,但是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好点的工作单位不仅要求有资格证书还要有相关工作经验,企业总是希望我们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对业务和工作流程的熟悉需要一个过程,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很多工作也因此与我们失之交臂。”在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情况下,李洁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只求有一份工作,此后她做过销售、公司文员,现在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对于就业,李洁说:“现实太残酷了,只能姑且找个栖息之地,积累经验,以后再谋求理想的职业。我希望等我有了工作经验后,能找到自己喜欢、待遇较好的工作。”
  2007年毕业的高晓禾(化名)从事文员工作,每月领着1000元的工资,“工作清闲,内心郁闷”。“我是学计算机的,当时这是个热门专业,但是等我从学校出来,我才发觉学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了,找了几个工作,感觉不理想就回家了。在家闲了一年多,发觉工作更难找了,一是我没有工作经验,二是很多知识已经生疏,而且大学生不断增多,用人单位挑肥拣瘦的,找工作比刚毕业的时候更难了。现在根本无所谓理想的工作,有工作就很不错了。”高晓禾说着她的就业经历,言辞间颇有几分后悔的语气。“我们总想一步到位,但是大学生已不再是精英,再美好的理想一进入社会就破灭了,也许在这样的形势下先就业再择业是对的,至少可以为我们积累经验,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她认为,缺少工作经验是个制约因素,而与缺少社会关系、用人单位选拔人才不公正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也参加过不少事业单位的选拔考试,每次都能进面试,但是每次面试都过不了……”高晓禾有丝无奈地说。
  很多企业都需要成熟的人才,因为培养人才需要很大的成本。很多大学生在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导致在企业用人需求和大学生求职意愿之间产生了一条深深的鸿沟。高晓禾总结了自己“惨痛”的求职经历后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了解市场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工作经验。“如果我早些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了。”高晓禾这样说。
  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经理洪先生则认为,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劣势,但是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不必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
  玉溪华元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原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学生个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认识不足。其实大学生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采访吕原的时候他的软件开发公司正在大张旗鼓地招人,市场营销、软件开发和技术维护各10名,总共有30人的缺口。他告诉记者:“我们发布招聘信息好几天了,也多次到人才市场去招聘,但是目前一个合适的人也没有招到。这让我非常痛苦。”记者问是否是招聘的条件太高?吕原摇摇头说:“条件也不算高啊,软件开发和技术维护要求有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基础,但是一般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是能胜任的,市场营销的要求就相对要低得多,只要能吃苦肯学习,多数人都可以胜任。但是我们去人才市场招人,来询问的人寥寥无几,少数投简历的又离我们的要求相差太远,玉溪市人才市场每逢周六都有招聘会,我们也去,但是就是招不到人。”吕原说。
  一方面是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用工荒,这两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吕原认为,就业难原因之一是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个人能力欠缺,与企业的用工要求相去甚远。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吃不了苦,浮躁,没有责任心和上进心,这是影响就业的一大因素。他说:“现在的大学生很浮躁,吃不了苦,有些人刚进来几天就沉不住气了,总想一蹴而就,没有恒心;而有的学习能力差,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些人对公司缺乏责任心。另外,从总体上说,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剧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在校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与市场需求差距大;再有就是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高不成低不就’,心态浮躁。”
  为了给公司招聘合适的人才,吕原想了很多办法,甚至将培训班搬到了大学校园里。“我们免费去大学里培训,让学生们清楚企业的需求,让他们更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但是来参加培训的学生很少;我们也提前去学校招聘实习生,想培养出理想的人才,但是收效甚微。”他告诉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急需人才,尤其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人才市场上很难招到这样的人才,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学生自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就业观,脚踏实地地去做。
  玉溪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司主管认为,学历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他说:“我们公司很多大学生和大专生要与中专、高中生一起竞争,只要能力不过关,无论多好的文凭也无济于事,所以个人能力才是关键。”
  大学生:积极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观也在悄然变化,不少大学生为找到饭碗,开始自降身价,对薪水、待遇等要求明显降低,而面向基层民生岗位就业也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天之骄子把自己看作了普通就业大军中的一员。
  医学院毕业的李彬已经在乡镇卫生所工作了一年多,他说:“我觉得这是一种锻炼,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我在基层干我的专业,学我需要学习的,我觉得这很好。只要真正学到了真本事,以后的天地还很广阔,并非一定要在大城市才有出息。”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曾是大学生就业的热门选择,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变化,选择范围日益扩大。据调查,“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也赢得了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和踊跃报名。也有不少大学生又捧起了大学时的教科书,刚刚找到工作的鲁叶说:“现在才知道大学里很多该学的东西没有学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只好重新给自己充电了。”法务工作者张晓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司法考试,他说:“大学里学的东西远远不够用,为了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让自己有更多选择好工作的机会,今年我要继续考司法考试,但愿能顺利通过。”这个认为任何困难都是绝佳机遇的男孩子很是乐观,试图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
鄂ICP备19012946号-3号 地址:武汉武昌
客服热线: 189-8617-2817
版权所有:湖北墙体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湖北墙体广告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