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墙体广告讯 去年5月,宜春5名儿童溺亡,全村找不到年轻人救援。今年6月,南昌生米镇一家3名留守儿童全部溺亡。7月16日,南昌县陶姓兄妹3人溺亡2人。溺亡事故频发,是家庭之痛,社会之痛。据悉,新余市首个乡村游泳馆日前正式开馆。
微追踪:
暑期到来,儿童溺水事件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近日,新余下村镇下村村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游泳安全问题,自筹资金建成全省首个“乡村游泳池”,每天免费对外开放,让村里儿童在尽情畅享酷暑中难得清凉的同时,更有了安全的保障。
今年入夏以来,我省各地留守儿童溺水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尤其是6月27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一家三兄妹溺水身亡的惨剧让人震惊。“听到这些新闻后,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触动,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村里决定要为孩子们修建一个游泳池。”下村村支书吴茂生说,该村留守儿童达到百余名,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每年暑假,这些孩子都会结伴跑到几百米外的河流中玩水,安全难有保障。“游泳池的修建,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
据介绍,下村生态环境良好,尤其是泉水资源丰富,每天引水量达1000余吨,自然成了该村天然的泳池用水。今年6月,下村村委选中了一块1200平方米大小的水塘,总共花费15万元,清塘泥,筑池壁,引泉水。1个月后,这个江西首个乡村泳池正式完工并免费开放。“这些钱90%是村里自筹的,另外10%则是上级的拨款。”吴茂生说。
开放半月以来,该泳池便“名声在外”,除了本村的儿童和村民,周边村庄不少热爱游泳的村民也专程跑过来体验。如今,每天有150多人到这里游泳。
提到这个泳池,在下村工作的廖东根赞不绝口。他表示,7月以来,自己已在这里游过好几次,冰凉、清澈是最大的感受,而这也是与其它泳池最大的区别。“不仅如此,这个泳池的自动循环系统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水质的优良。”廖东根说。
此外,为了保证池中儿童的安全,下村村委每天安排4名村民义务轮流值守。提到未来的管理,吴茂生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泳池面积。“到那时,我们可能会对外村的人收取一定费用,用来支付专职管理员的报酬,让这个天然泳池能够持续利用。”
对此,新余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谦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游泳安全问题历来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下村村委自筹资金建立乡村游泳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验,也让在外打工的家长们可以更加安心。
同时,这也说明随着我省农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改善生活质量的意识也有了很大转变,大家已经不再局限于盖房种地,强身健体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乡村泳池的建立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