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讯:7月22日下午,在万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侧的修建工地上,许师傅端起一壶水喝了几口,匆匆抹了下嘴,转头给新砌好的水泥楼板浇水。“人要喝水,楼板在大太阳下晒,容易变形,也要‘喝水’。”许师傅喝的水,是经二次反渗透产生的纯化水,楼板“喝”的水,则是反渗透过程当中排出的废水。
“公司造新大楼,用的水满是我们自己的。”万邦药业副总经理潘能清指着一张清单说,大楼开建3个月,水费已经省了10多万元。
这家位于浙江温岭经济开发区的制药企业,日均用水量达200吨。2012年,公司建成水循环应用系统并投入使用,这些相当于30头成年大象分量的水,每天都会经验一趟奇妙的循环之旅。
第一段旅程:废水回归
“药品关于出产用水的要求很高。”在大容量输液车间,制药参谋谢金生指着一台反渗透设备说,每天200吨水,除去生活用水和其他出产用水,有140吨要进入这台机器。经过两次反渗透,别离出一半废水,剩下70吨纯化水用于蒸馏。
“说是废水,在我们看来,无非是一些钙、镁离子超标的水,在普通人看来,更是和自来水毫无不同。”谢金生说,公司建成早期,这些水都是被直接排放的,给本地的污水处置站造成压力的同时,自己看着也心疼。“工业用水每吨7.4元,‘哗哗’流走的满是钱。”
公司抢建了两个容量分别为300立方米和100立方米的蓄水池,用于“收容”废水。其后,技改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又对各车间、用水点的用水、用汽情况进行剖析,在原有用水管线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套回用水管线。“废水”从此派上了大用场。
“废水”通过管道,进到车间的压缩机里,酿成了冷却用水;进到洗手间,成了清洁用水;进到花园里,成了绿化灌溉用水。每天,这70吨左右的废水,都能得到有效的重复应用。
第二段旅程:替身成煤
经过二级渗透的70吨水,来到了一个叫蒸馏仓的地方。在这里,它们被加热汽化,又排出了20%左右的废水,剩下的56吨水,才被真正用于药品出产。
14吨废热水,没有进入蓄水池,而是和溴化锂制冷机组的蒸汽冷凝回水一起,经水泵加压,进入到蒸汽锅炉里。
“90摄氏度的水,只差一步就能酿成蒸汽了,这显然比用自来水划算。”潘能清告诉记者,一年下来,能节约超过250吨的煤耗。
第三段旅程:企业增效
潘能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公司的产值是1.54亿元,2012年,产值为2.3亿元。
产能增长近一倍的同时,作为成本的用水量却在下降。水循环应用系统投用前,用水量最高的一个月为9424吨。而如今,每个月都在6000吨上下动摇。
“这一来一去,为公司缔造很多效益。”按每日回收应用90吨水计算,再加上剩下的煤钱,一年下来,大概能节俭4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