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墙体广告】作为陕西省在文化遗产范畴的最高荣誉奖项,“陕西文化遗产大使”称谓颁发给海外为陕西文化遗产推介和维护作出杰出奉献的人士。到当前,已有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6名海外教授先后取得“陕西文化遗产大使”称谓。
2012年度,4位德国文保教授取得“陕西文化遗产大使”这一荣誉称谓。记者得悉,陕西与德国在文物维护科技范畴的协作始于1989年,24年来,两边展开了文化遗产维护范畴多方位、深层次的协作项目,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该协作项目使陕西变成中国最早与世界文保领先理念接轨,并在国内首要树立具有世界水准文物维护研讨实验室的省份。
取得“陕西文化遗产大使”称谓的艾尔文·艾默林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他自1990年初次到访陕西后,作为中德文物维护科技协作辅导委员会、项目组和教授组成员,曾先后7次来陕,进行中德协作项目的安排和研讨作业。作为德方技能负责人,他参加了秦陵、秦俑文物维护项目研讨以及彬县大佛寺、蓝田水陆庵的调查研讨和加固修理作业。特别是在秦俑彩绘维护作业中,初次在秦俑上发现了上世纪80年代才被世人知晓的紫色硅酸铜钡颜料,更重要的是,研讨出了两种维护秦俑彩绘的新方法,从而使秦俑二号坑和秦始皇陵寝出土的一批陶俑上的彩绘得到了极好维护。
年逾七旬的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雷德侯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史学家和汉学家之一,多年来一向活跃辅导、参加陕西的文化遗产维护和研讨作业,上世纪90年代策划了在欧洲最早的大型兵马俑展览,从1998年起担任中德“陕西省文物维护协作研讨项目”辅导委员会的德方委员之一,并带领海德堡大学的师生先后参加了蓝田水陆庵、淳化金川湾石窟、紫阳北五省会馆等多处重要文物维护单位的文物艺术史、宗教史研讨作业,为深化认知这些珍贵文物的艺术价值、科学地展开维护修正作业,作出了自个的奉献。
法尔克·戴姆自2003年担任德国罗马-日耳曼中心博物馆馆长以来,活跃促进了长达23年之久的大型中德文物维护科技协作项目。作为中德文物维护科技协作辅导委员会、项目组和教授组成员,他曾先后8次来陕西,进行中德协作项目的安排和研讨作业。在他的领导和推进下,格莱夫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掌管进行了秦始皇陵出土青铜水禽的修正与维护作业、唐李倕公主墓出土冠饰的修正与恢复作业。2006年作为准备人之一,成功安排了在德国波恩举行的“中德文物维护科技协作效果展”等。
苏珊娜·格莱夫博士是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心博物馆中国项目负责人。在格莱夫的多方尽力与筹集下,德方出资35万欧元,置办世界领先的设备和仪器,树立了国内首座现代化的古代纺织品修正维护实验室,并差遣专业人员来华作业,实验室建成后即着手法门寺出土纺织品的修正作业。一起,协助陕西省考古院树立了中国国内第一座现代化的岩画修正维护实验室。格莱夫还牵头安排了唐李倕公主墓出土金头冠的修正与恢复作业,该头冠是国内初次对损坏严峻、软弱的皇家冠饰的修正与恢复,被国家文物局称为软弱质文物修正维护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