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墙体广告讯 过去的十几天,76岁的崔大爷每天都会拿出《江南都市报》,反反复复细读9月10日刊发有关“修水天价乌木”的报道,越看越觉得眼前的这块小木头像“乌木”。
这块木头是他去年回萍乡老家时从弟弟家里锯下的,打算带回南昌给专家鉴定。昨天,崔大爷拨打本报热线求助,希望记者能帮他解开这个疑团。
河里挖出疑似乌木
崔大爷是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人,现居住在南昌县金海湾地产花园。据他回忆,2012年10月25日,他回老家时,无意发现弟弟家门口摆放着一根灰不溜秋的木头。弟弟告诉他,这根木头跟普通木头相比,有不同寻常的来历。
2012年5月,崔大爷弟弟到村子旁边的河里挖沙,当船行驶到一处水很深的河段时,从河道里意外地挖出了一截木头。弟弟说,他挖了多年的河沙,第一次挖出木头。
柴刀砍木头刀缺口了
崔大爷说,当时弟弟也没多想,便打算带回家当柴烧。可搬运时,弟弟发现这截木头有些不一般,看起来不大,但异常沉重。最后还是喊了几个人帮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截木头弄回家。弟弟拿着柴刀尝试砍这截木头,没想到怎么也砍不动,刀还留了几个缺口。
“这木头怕是在河里泡久了,成精了吧”,崔大爷弟弟百思不得其解。但村里又没人知道其来历,崔大爷弟弟便将其放在家门口,时间一长,也就慢慢忘了这事。
两人抬不动3米长木头
听完弟弟的描述,崔大爷对这截木头也来了兴趣。他仔细打量这截木头,发现其长约3米,直径约为35厘米,外表呈灰色,硬度很高,两头的横截面则像煤炭一样乌黑。
按正常情况,只需一个人就能扛走,可他与弟弟使出浑身力气也没法将这截木头抬起。崔大爷心中暗暗掂量,这家伙怕是得有500斤重,普通的木头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分量。
这时,崔大爷心里浮起一个念头,这毫不起眼的木头会不会是传说的乌木?崔大爷不敢妄下结论,在征得亲戚的同意后,他从这截木头上锯了一小块带回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