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市民徐树银的记忆里,10年前的沂河总是泛着一层油乎乎的纸浆渣。污染严重时,踩着厚厚的纸浆渣就能走到河中央。
沂河贯穿临沂全城。经过多年治理,现在的沂河绿波荡漾,河水清澈。长达330公里的滨河景观大道散布着36处滨河公园,百里文化健身长廊依河而建,成为独具山城特色的水岸休闲风景带。
徐树银说:“现在家里来了客人,保准要领着到河边走一圈。那个自豪劲就甭提了!”
沂河是临沂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山东省临沂市曾是“四塞之崮”,经济落后、交通不畅、市容不整。如今的临沂,已成为楼宇林立、墙体广告遍布,碧波浩渺、环境宜人的现代化生态都市。几乎所有到过这里的人都用“天翻地覆”描述这座城市的巨变,用“震撼”表达对这座城市的赞美。
临沂地处沂蒙山区,与井冈山、延安并称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三大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460万人,就有20多万人参加解放军、100多万人支援前线。其间,有6万多沂蒙儿女英勇捐躯。
“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当年,指挥解放大军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的陈毅元帅曾慨叹:“沂蒙山人民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但和平建设年代又与闭塞、贫困联系在一起。60年前,临沂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995年,临沂在中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00年,又与全国同步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近8年,临沂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传统革命老区不仅要生活富裕,还要致力建设文明城市。”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说。
2004年,在实现生产总值过千亿元、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基础上,临沂有了更大的追求:彻底改变革命老区旧有面貌。
蒙山社区曾是一个老旧无人管理小区。过去这里的道路坑洼不平、管道严重损坏,污水横流、垃圾成山。今年4月以来,临沂市区两级政府出资2800万元,重点改造提升老旧无人管理小区。如今的蒙山社区,道路平整,路灯明亮,环境整洁。
“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环境这么好的地方。”57岁的刘月琴感慨道。她在4号楼已住了20多年,前些年环境卫生很差,下雨时污水遍地流,楼房之间也堆满了垃圾。“现在环境一新,心里生出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人都精神多了!”
每天早晨5点多,刘月琴和老街坊们组成的太极拳队、腰鼓队、剑术队就一起健身、扭秧歌、跳扇子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