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被称为“九头鸟”,据说是因为聪明过人。那么,我们对外称为监利人,监利却是因何而得名?据史书所载:汉献帝建安18年(公元208年),曹操败于赤壁,华容纳入东吴管理,由于其地“土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且西北境内曾产盐(那时贩盐之利不逊于现在走私毒品),又有长江水道及洪湖河道运输之便。于是东吴便“令官督办”、“监收鱼盐之利”,此为“监利”县名由来,实为政府督征税收之意。据监利墙体广告了解得知在公元222年,孙权称王,便从华容县划出了监利县,此时,监利方才作为一个正式县名出现在历史舞台,据学者考证,迄今为止,这个名称已经使用了1800年。
监利墙体广告公司发现它的风俗习惯与邻县大致相同。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先拜祖神、后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户户互相团拜,称为“拜年”。正月初九为“上九日”,正月十五晚上举行圆霄灯会;清明前后,家家踏青扫墓,祭奠去世的亲人;五月初五,贺端阳,门前挂艾叶,吃粽子,划龙船;六月六日,娇阳似火,家家晒衣物,称为“晒龙袍”,七月前半月,到处烧化纸线,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饼茶点,叫“中秋赏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腊八日”;家家挑腊水泡糍耙;二十四日过小年敬灶神;三十晚上叫“除夕”,这一天,全家团聚,置办丰盛的酒菜,开怀畅饮,称“团年”,也叫“吃年饭”;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辞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团火,家人围火而坐,叙旧迎新,俗称“三十夜里火,十五夜里灯”。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称为“守岁”。 监利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我国文化的特定氛围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与进步,社会结构和人们的广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现在监利的婚丧礼仪,节日风俗正在接受现代社会的广泛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