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位于恩施州东南部与湖南省毗邻;该县面积2892平方公里,人口22.02万,辖六乡两镇和一个开发区。古称拓溪、容米、容阳,曾是容美立司治所,1735年改土归流后先后设置为鹤峰州、鹤峰县。鹤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茶叶产量、磷矿蕴藏量位居湖北省首位,古生物化石百鹤玉世界罕见。是“华中天然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各种中药材1800余种;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第四纪冰川孓遗植物保留地,森林覆盖率达到46.4%;还有世界独有的人间珍品“葛仙米”。
鹤峰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以明清之际“田氏诗派”为代表的文人创作使土家族文学发扬光大、盛传不衰;撒尔嗬.摆手舞、柳子戏、穿号子、四道茶、傩戏等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品位极高;鹤峰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之一,
诗气壮山河,昭示来者。
鹤峰因历史悠久而神奇。据鹤峰墙体广告了解这里古称柘溪、容米、容阳。早在新石器时代,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就繁衍生息于斯。唐宋以来,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雄踞一方,800余载,“在楚蜀诸土司中最为富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清代文学家顾彩饱览这里的秀美笔撰《容美纪游》,称这里就是陶渊明向往的“世外桃园”。这里还是“虎门第一隘”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乡。
1928年到1933年,贺龙在此建立根据地,使鹤峰苏区成为湘鄂边根据地的中心;当时全县6万多人中有2.5万余人投入革命,其中300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建有湘鄂渝黔边区墙体规模最大的满山红烈士陵园,属全国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共和国的“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等就安葬在这里。
鹤峰县位于湖北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角,地处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毗湖北省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依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西北与恩施市相连,北同建始县、巴东县接壤。境内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其中耕地占7.6%,水域占1.5%,山地占88.9%,公路、屋场、田坎等地占2%。鹤峰县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岳连绵,沟壑纵横,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 1147米,是湖北省高山县之一。
鹤峰县为中高山,土地总面积173万亩,耕地16.3万亩,分别占鹤峰县的40%和54.3%。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带为高山,土总面积17.63.1万亩,耕地8.5万亩,分别占鹤峰县的42.3%和28.4%。县城距自治州首府恩施176公里(公路,下同),距省城武汉603公里,到长江“黄金水道”的巴东港、枝城港分别为251公里和272公里,距张家界火车站161公里,石门火车站251公里,境内列入养护的公路341公里。鹤峰县管辖铁炉、走马、五里、燕子、容美、下坪、邬阳、中营、太平、八峰等10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