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墙体广告推荐您去炎帝陵游玩,它始建于宋乾德五年。明清两代,宋代以后曾多次毁于战乱和火灾,在明、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160多年间,历经了10余次大的修茸,规模不断扩大。现炎帝陵是1988年6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株洲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的,建筑仍按皇宫式样,但规模比清道光十七(公元1837年)重修的有所改进和扩充。
传说:炎帝陵座落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水江畔一个叫塘田乡鹿原坡的地方。鹿原坡又叫白鹿原,相传古时常有白鹿出没,故名。鹿原坡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0.85公里,丘陵起伏,山环水绕,森林覆盖率95%以上。春季乔木葱郁,灌木丛生,野藤缠绕,苔藓低伏。秋季则枫叶如血,与苍松翠竹红绿相映,形成森林群落特有的风貌,历代人们视此为风水宝地。民间传说,远古时期,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到南方巡视,为民治病,误尝断肠草身亡。炎帝逝世后,治丧者决定将其安葬到此地以南100余里的河边,即今资兴市资水河边温泉附近,因为那里是羿射九日落下一个太阳的地方,地下冒出来的水都是热的,而炎帝属火,应葬于此。于是便用木排载着炎帝的灵柩,由36个力士拉绗,逆江而上,不料木排到白鹿原时,突然山崩石裂,波浪滔天,木排倾覆,炎帝灵柩镡时沉入岸边石缝,后人便在此立碑代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