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台儿庄区以建设“台儿庄小商品加工基地”为目标,全面深化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工作,来料加工向“来样加工”、“订单加工”、“工厂加工”转变,来料加工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1至9月份,该区新增参与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村居90个,累计达到253个;新发展经纪人119名,累计达到340名;新发展来料加工点113个,累计达到342个;新增从业人员7000余人,累计达到2.6万余人;发放加工费8000多万元,累计达到1.4亿多元。
完善机制,助推加工专业村发展
涧头集镇来料加工服务大厅是该区最早成立的镇级来料加工服务大厅,2名信息员、7名对外联络员积极发挥中介和桥梁纽带作用,目前已提供加工信息8000多条,接受技术咨询8000多人次,培养墙体广告经纪人40多名,帮助经纪人联系订单300多个,收货验货3600多万件,成为助推全镇来料加工业发展的“加速器”。
今年,台儿庄区把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列入“百项工程大会战”项目,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考核,限定了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间。六处镇街按照“四有”标准,完善了服务阵地建设。该区还推行区直部门与镇街干部帮包制度,在市场信息、项目对接、人员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为参与创建村居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建立健全了行政推动、动态管理、对外联络、技能培训和考核奖惩机制,形成了“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农民主体、市场运行”的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格局。
提升产业,惠农成效进一步显现
“这幅1.8米长、1.2米宽的古城墙体广告复原图绣品用线64种,我们三人绣了6个月,工钱最低5万。”看着即将完工的古城复原图绣品,张山子镇蒋庄村妇女张和华、赵倩、徐吉凤的脸上溢满了喜悦。在特色加工专业村创建中,蒋庄村目前已有十字绣、电子打火机加工点2个,发展来料加工队伍120多人,去年来料加工总收入212万元,人均收入6137元。为提升产业层次,今年该村以运河古城景点为主题,开发注册了“天下第一庄”品牌“十字绣”系列产品。依托台儿庄古城这一创业平台,台儿庄区打造加工产品自主品牌,着力开发和培植反映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截至8月底,该区开发自主品牌7个。
按照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标准,枣庄市台儿庄区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一镇多业”的加工格局。涧头集镇投资15万元对闲置的小山子学校进行改造,建成一个用工在300人以上的加工基地,打造喜庆用品加工专业镇。邳庄镇投资8万余元在涛沟桥村建设了占地200多平方米集人员培训、产品展示等于一体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