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然而,淮安墙体广告总结,近年来,水灾频繁。
淮安市盱眙县地理位置特殊,“头”顶淮河,“怀”抱洪泽湖,“脚”踩入江水道,“背”驮123座水库(数量为全省之最),受地理位置影响,水灾频繁。2003年、2007年两次遭洪水的侵袭。近年来,该县立足县情水情,切实加大投入,突出建设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环境水利,全力促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据淮安墙体广告公司了解,“十二五”期间,该县计划完成水利总投入30亿元以上,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在苏北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突出安全水利,夯实生产之要
着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全力打造安全水利是盱眙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在继续加强淮河、洪泽湖等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将重点实施鲍集圩及“三滩”渐进式移民迁建工程、入江水道除险加固及观音寺段切滩工程、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洪泽湖大堤张庄封闭工程及3座中型水库、4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实施团结河治理、仇集大涧治理、维桥河治理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维桥河、团结河闸等大型涵闸维修加固工程。同时力争投资12亿元的冯铁营分洪道及影响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突出民生水利,关注生命之源
坚持把治水兴水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水利建设优先安排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水利投资优先投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排民忧、解民困、惠民生的水利工程。实施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把灌区建成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实施西南丘陵山区水源保障工程,按照蓄、引、提、调结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需水要求,合理规划建设水库、塘坝、提水泵站等工程布局,基本解决仇集、河桥、桂五等山区片乡镇水资源保障问题;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投资1.5亿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投资9000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按照沟渠标准化、设施装备化、管理专业化的要求,达到现代化农田的水利保障标准。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4.1亿元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问题。实现农村区域供水,基本消除城乡居民在饮用水上的差别;实施农村水利的长效管理工程,按照农村水利工程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别建立农村水利工程维护和管理的有效机制。
突出环境水利,筑牢生态之基
淮安县委、县政府按照“龙虾之都、山水名城”的战略定位,围绕打造山水盱眙的总体目标,突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环境水利建设。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加大节水、治污力度,投资5700万元实施县乡村河道与村庄河塘疏浚工程,疏浚县、乡级河道,整治村庄河塘,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提高水生态修复能力;大力实施水土保持项目,重点开展投资3000万元的小流域治理工作,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水生态保护能力,着力构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城乡水环境。
加大统筹力度,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战略。将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继续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与对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饮用上安全清洁的水源,淮安墙体广告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