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墙体广告:2012年底广州8491辆公车装置北斗系统,去年全市公车月均行驶里程为1291.32公里,较未装置系统前月均行驶里程1769.97公里降落了27.04%。
广州在全国率先运用北斗导航系统监视公车私用已有一年半,变革效果如何?昨日下午,广州市纪委常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列席定期新闻发布会时透露,8491辆公车装置上北斗车载终端并装置日常监视管理软件后,一年俭省4200万元公车运转经费。他表示,广州将深化推进该项变革,从4月起,市纪委将在每月的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全市上月度违规运用公车的状况,给公车私用行为再套上一道”紧箍咒”。
每辆公车年均里程降5000公里
2011年8月,广州市综合运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GIS天文信息技术等,研发了公车运用监视管理平台,在每台公车上装置了全球卫星定位和身份辨认车载终端,完成对公车运用人及车辆的实时轨迹跟踪、历史轨迹查询、行驶里程统计、超范围报警。
梅河清表示,广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约有3.6万辆公车,除近万辆执勤车及局部事业单位用车、1.8万多辆国有企业用车,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8491辆至2012年底已全部装置北斗导航系统和身份辨认车载终端。
一年半过去,变革效果如何?梅河清表示,以2012年底8491辆车为基数,依照各单位定期上报的里程数据,去年全市公车月均匀行驶里程为1291.32公里,较未装置系统前每月均行驶里程1769.97公里降落了27.04%。
“我们算了一笔细账,每辆车每年大约少跑5000多公里,折合如今的油价,全市一年省了4200万元的公车运转费。”梅河清说,这一个数据经得起考证。广州市财政局发布的财政决算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度广州市“三公”费用支出中,公车费用大幅度降落。
此前有言论以为,搞公车监视是好,但装置北斗导航系统的本钱太高。梅河清说,装置一套系统的本钱在3000元左右,并且永世保修,全年的维护费只需600多元,该费用已在原定公车预算支出中处理,并没有增加额外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俭省公车费用也远超装置监控系统投入。
通报点名到单位不到个人
梅河清说,“广州市纪委下一步将继续增强公车监管:一是树立违规用车状况每月通报制度。从4月起,市纪委将在每月20日举行的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全市上月度违规运用公车的状况。同时,发布上月违规用车单位的整改状况,通报点名到单位但不到个人;二是会同相关单位研讨修订公车运用管理补充规则;三是加大监视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公车运用、管理状况停止核对,对各单位上报的数据停止核对。”
梅河清表示,市纪委欢送市民大众监视广州公车的运用管理。市民大众发现触及公车涉嫌私用的线索,都能够拨打12388告发电话或经过广州纪检监察网告发平台停止告发。他表示,对市民的每一条告发,市纪委都会调查核实、认真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回复当事人。
公车挂特殊牌照推开有难度
不过他也表示,公车监管实行的是分级管理、分级担任,各部门、各单位在详细执行公务运用公车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状况。“我们也呼吁市民在未经监视管理部门调查核实之前,不要自觉定性公车私用、采取过激行为,防止因误判影响公务、误导公众。”
他坦言,公车管理规则中允许公车在指定地点停放,“并不是请求一切公车不运用时,都必需停到单位的停车场,主要还是思索俭省和便当工作。”
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在公车上张贴公车标志、悬挂特殊牌照,以便当市民监视公车私用。梅河清表示,这个提议十分好,有利于市民参与监视,但要在广州推开,目前还有难度。“这个需求顶层设计,最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