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帅 文/摄
他叫骆驼。他说,和他名字所寄寓的含义一样,自己也有着骆驼一般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
他是一个执著的人。觉得只要是能够做好的事情,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要做到。因此,在第一次创办“龙厨食府”血本无归后,他依然执著地坚持着自己做“美食王国”的梦想。
正是他的坚持,终于让他收到了回报,第二次创办的“新龙厨”酒店以全新的面貌示人后,获得了众多市民的青睐,已经成为义乌城市餐饮界的一个知名品牌。
三次创业
1996年,骆驼从省体校毕业。这位曾入选省队,做了5年射击运动员的义乌青年,毕业当天,将几年来所获得的大大小小奖杯都收进了行李箱中。在他看来,过去的成绩早已成为历史,现在他要踏入社会,面对新的一切。
考入当时的城管局后,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骆驼却认为这个职业并不适合自己。4年后,他选择了辞职,向家人、朋友借了6万元钱,在义乌商贸区开了一家“陈大娘饺子馆”,卖起了饺子。
由于味道不错,价格适中,饺子馆的生意火暴。第一次创业,让年轻的骆驼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觉得,做生意并不难。2002年,他拿着卖饺子挣来的钱,加上从朋友处借来的共计230多万元,在迎恩门租下一幢楼,取名“龙厨”,成为当时义乌第一家正宗的川菜馆。
但是骆驼的这个算盘却打空了。“龙厨”开了3年后,不仅没赚到钱,还血本无归。他总结经验才发现,是自己盲目投资,没有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才导致了失败。
那段时间是骆驼最困难的时候。他不断在反思,并将心得记在一本他称之为《创业日记》的本子里。
他身边的朋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帮助。2007年初,骆驼怀揣着四处筹来的700多万元钱,创办了“新龙厨”酒店。在发表感言时,他对台下前来道贺的朋友说:“我就是一只打不垮、不服输的骆驼。”
骆驼认为,只有夕阳的产品,没有夕阳的产业,所以餐饮行业依然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但要想突破,必须跳出行业看行业。酒店位置不变、档次不变、人员不变,变的只是经营理念、菜肴和管理,以“专业品质,彰显品味”,打造都市美味食府。这次创业,让骆驼再次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一所希望小学
11月10日,骆驼收到了来自贵州省石阡县一所希望小学学生的来信。信中说,感谢骆叔叔给他们造的新校舍,让他们告别了已经有了裂缝的老土屋,希望骆叔叔能经常回石阡县看看。
信后是学校537名学生的签名。
骆驼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踏上石阡县的那条石子路了,每次来这里,都有不一样的心情。“一座教学危房,500多双求助的眼神,将我与这座小城紧紧连在了一起。”骆驼在他的《创业日记》里如此写道。
那是2007年底,他第一次来到这座贵州东北部小城摄影采风。镜头下,他看到这里学校的孩子们每天端坐的教室是一座座危房,墙体已经有了裂缝,缝隙大的地方可以将一只手放进去,时时刻刻存在危险。他心中马上闪过一个想法,要为这里的孩子建一所希望小学。
回到义乌后,骆驼找到了“沙舟丝巾”的老总楼兴福,商量共同出资建希望小学的事宜,得到了楼兴福的赞同。马上,骆驼和楼兴福提着30万元钱,赶到了石阡县,将钱交到了团县委书记的手中。
此事后经媒体的报道,在贵州当地和义乌市引起轰动,义乌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骆驼又和12名家境极为贫困的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定期给他们提供生活费。
下个月,骆驼和楼兴福还将向石阡县的那所希望小学投入10万元,用于改善操场和增加体育设备。
“我是社会的一分子,当社会需要我的时候,我没有理由选择躲避。”如今,“新龙厨”被越来越多市民所接受,骆驼的《创业日记》也已经记了6本。他说,等到他记满10本的时候,会出本小书,留着给自己的子女看。
我们从骆驼的《创业日记》中看到的是一种创业的决心与帮助孩子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