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市某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文明素质提升、文化事业惠民、文化产业培植、文艺创作精品、新闻舆论传播、历史文化保护、文化旅游促进、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改革创新、文化人才培育等 ‘十大文化工程’,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强市。” 然而,“十大文化工程”的崭新提法令人振奋,催人奋进。这将预示着宜宾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但是对于如何让宜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文化资源大市转变为文化强市,引发了参加“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据墙体广告了解到,一方面代表委员们认为,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当前,单纯的自然景观旅游的竞争力已逐渐减弱,而文化旅游则正当其时。以屏山县为例,目前屏山县的旅游发展还比较薄弱,但是屏山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屏山旅游则大有可为。随着乐宜高速的通车,屏山县在旅游发展上提出了“突破一个点,重点抓两头”的发展战略。
突破一个点,就是要抓住龙华古镇这个重点,依托其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的荣誉,进一步挖掘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故事传说等,据四川墙体广告认为将文化与旅游结合,重点打造古镇旅游。两头则是指依托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和金沙江上游的少数民族乡镇来发展文化旅游。向家坝库区旅游延伸至书楼镇,该镇历史文化韵味浓厚,客家文化很有做头,目前已经引进开放商开发地下温泉。而金沙江上游的清平乡,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因为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该乡镇将整体搬迁,并希望借此次搬迁新建之机遇,打造少数民族特色乡镇的彝族风情园。
据宜宾墙体广告得知,另一方面代表委员们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延续民族文脉、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取得许多成绩,但由于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损毁就和人的生命一样不可再有,而我市又有悠久的历史,拥有文物数量较多,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有六千多处,馆藏可移动文物上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