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在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为民办的22件民生实事中,“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赫然在列。而大足区在2010年就推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其中便包含了“营养午餐”。
近年来,大足区通过改善学校食堂硬件、创新食堂管理模式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都能吃好、吃饱。
在大足区教委主任覃伦富看来,营养午餐不仅只是解决孩子吃饭的问题,更是涉及到民生的大问题,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千千万万孩子的未来。
“民生无小事”、“教育无小事”已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大足教育人的心中。
硬件“硬”:
标准化精细到货架
西禅小学是大足城区一所普通的小学,每天中午,孩子们都有序地到食堂用餐,荤素搭配均匀的饭菜比家里还可口。冬日里,孩子们认真吃饭的样子让人感到满满的温暖。
“食堂修好后孩子们不用再到处‘打游击’了。”西禅小学校长李正刚感慨地说。在2010年食堂修好之前,学校只有一个简易的大棚作为食堂,环境比较简陋。现在走进800多平方米的新食堂,地面是平整的防滑地板,门窗全部采用玻璃增加采光。操作区里,储物室、初加工室、清洗区、留样柜、蒸饭柜等标准化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在随机走访大足区几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时发现,西禅小学并不是特例,每一所学校都做到了硬件的标准化建设,甚至储物室内存放食材的货架都是统一采购,保证了质量和安全。
据悉,为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的建设标准,近3年来,大足区通过社会捐助、区、市及中央专项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资金3600万元,对20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进行达标改造。
“为保证食堂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教委还抽调了发建科、财审科、后勤中心工作人员组成3个工作组到现场对全区每个学校(包括村小)食堂进行规划设计。”大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还报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方可建设施工。
截至目前,大足区已改造学校食堂和村小小伙房208所(处),受益学生达8万余人,改造后的学生食堂全部用上了标准化的新器具。食堂的变化让学生欢呼、家长放心、老师省心,更使大足区的民生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管理实:
保证每一顿饭都健康、安全
学校食堂的管理是一门学问,怎样让孩子们在学校的每一顿午餐都健康、安全?“教委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学校领导专门到其他地区学校、专业化公司进行学习,结合本地实际,创新了对学校食堂的管理方式。”大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西禅小学为例。食堂所有工作人员全部要求持证上岗,每天使用的大米、油、蔬菜、肉、蛋等全部从正规超市进货,学校每天安排专人负责。三驱镇中心小学食堂今年8月投入使用,运行一学期来,学校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每天,学校都有1名副校长和5名行政人员专门监督食堂操作,对进货进行签字确认,确保饮食健康和卫生。”学校校长瞿利华介绍。
除了正规的进货渠道保证食品正规、新鲜之外,学生用餐管理也是一个重点。在铁桥小学,食堂门口贴着每天的值日表。“由于学校面积有限,学生食堂没有用餐区域,因此打饭、吃饭、洗碗等环节的秩序和安全特别重要,值日老师也会特别注意。”学校校长肖伦利说。通过积极宣传、引导,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序打饭、吃饭,饭后在指定地点洗碗。用餐时间,校园里井然有序。
“学生食堂的每一顿饭都关乎到孩子的健康,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专业化的管理尤其重要。”大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孩子们怎样吃、吃得好不好更多的是在于学校怎样为孩子服好务,“也许我们的孩子吃得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吃得最健康的、最卫生、最安全的。”
文/余丽玲 何霜
偏远村小也有了新的伙房
今年9月开学,对大足区回龙镇水鸭村仅有13名学生的村小来说,显得格外特别。在区教委的努力下,孩子们终于用上了崭新的小伙房。雪白的墙、洁净的灶台、铮亮的不锈钢厨具、平整的地面,电饭锅、电磁炉等一应俱全。
在孩子们看来,每天在学校能吃上热腾腾的营养午餐,就是最开心的事。大足区为学校实施了天然气开通工程,为42所边远小学开通了天然气。高升镇太和小学(村小)的孩子们也在今年吃上了营养午餐,学校新食堂面积不大,但依然和城里学校一样,拥有标准化的设施设备。根据孩子们的身高特点,食堂打饭窗口只有不到0.9米,让孩子们能够很合适的把饭盒放在窗台上打饭。
食堂硬件规范了,午餐的质量也提升了一个档次。三驱镇中心校的食堂门口贴着一周的午餐内容。白菜炒肉配炒茄子,萝卜丝炒肉配西红柿……每天一个例汤,每周三还有新鲜的鸡肉或鸭肉。在稍远一些的中心校或村小,也能保证每周一、三、五都有荤菜。
在大足,就连全区最偏远的龙塘中心校青坪村小的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营养午餐。营养午餐计划的落实让很多学生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校的伙食问题。不少家长还表示,政府为农村孩子办的这件事实,真正办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心坎上。
营养改善计划大足进行时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足够的营养不仅能帮助他们身体成长,更是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大足区自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包括“学生饮用奶”、“爱心鸡蛋”、“营养午餐补助”、“贫困生生活补助”四个方面。
据悉,行课期间,大足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学生共计58655人,每周免费享受到2盒至5盒200毫升的优质学生饮用奶和3个鸡蛋; “仅‘学生饮用奶’一项2012年就投入723万元。”大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另外,对“爱心鸡蛋”的投入也达到了397万元。
营养午餐补助是大足区营养改善计划的一个重点,在区教委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如今几乎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位学生都能放心吃上营养午餐。另外,区教委还为初中和城镇中心校的城乡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五保户家庭、孤儿、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特殊原因致贫的学生提供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小学生每期补助500元,初中生每期补助625元。2012年贫困生补助就达到了14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