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德清县下杨村的入口处,一座现代并不多见的仿古城墙矗立着,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
说起三合,必谈防风。防风是一个远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是数千年之前的民族英雄,善治水,历史上记载非常少。但有一个历史记载的大英雄却赫赫有名,直接与三合乡的杨坟地名有关。他叫杨存中,是一个身经二百余战、负伤五十余处,出入护卫皇室四十余年的大将军,深得高宗、孝宗二位皇帝的器重,封和王。和王杨存中死后葬在三合乡禺山支脉资福寺旁,与其父杨震葬在同一个地方,史称杨坟。由一群守墓人,逐渐发展成一个村落,这就是杨坟村。现在,一分为二,上为上杨村,下为下杨村。也就是说,下杨村是整个墙体广告杨坟的门户。“我们村里至今还存留着古杨坟渡口和仓前斗——杨坟的集贸市场。在古代,这里曾经非常热闹,所以我们创建和美家园,就是想把这些古老的东西挖掘恢复起来,让人们重新认识杨坟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村党支部书记唐金荣说。
就拿这座有着宽阔门洞的仿古城墙来说,也倾注着全村人对杨坟文化的热切向往。投资十万元造城墙,正是村里打造杨坟古韵的起点。城墙下,投资五万元进行城墙脚下的绿化。为的就是让弥漫在附近的矿山灰尘到这里能悄悄隐去。
经过仿古城墙,与之相对应的是禺溪下游的墙体广告中心村,一片仿明清古建筑的商业街正在打造之中。村里汇聚300多万元资金,打造出一个杨坟的“余英坊”, 30间总建筑面积在21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将有机地把三合乡的特色小吃、茶点与传统手工作坊紧密地结合起来,再现当年杨坟仓前斗集贸市场的盛景。
下一步,村里还有一个新打算,准备引进外部资金,将杨坟的几处重要历史名胜古迹修复一新,争取打响杨坟古老的历史品牌,使下杨村逐渐从资源消耗型向文化旅游型转变,从而真正让下杨的村民们过上和谐幸福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