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素称“戏剧之乡”,在江西戏坛乃至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据墙体广告所知,早在北宋淳化五年, 当时的建昌就兴建了“三忠祠”戏台,供百戏歌舞上演。同一期间,在抚州秋季迎神赛会活动中,出现用十四、五岁少年扮戏,名为“儿郎”的化状造型。所扮妆的大都为古今传奇,历史故事,如《文王托孤》、《昭君祭江》、《单台赴会》、《岳母刺字》等,为戏曲的形成提供了人物造型和故事表演的基础。
元代,杂剧传入抚州,当地艺人竟相传唱,涌现出一批素质较高的杂剧演员,其中以刘婆惜最为著名,他不仅擅演杂剧,且能表演滑稽歌舞,还能即席占曲,在赣东、赣南一带颇具影响。
明代,抚州本地的戏曲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形成了抚州戏曲发展史上第一次高峰。
明洪武年间,宜黄十七都出现“二拜傀儡”的表演。每届九月二十八华光神生日,必行扮戏祭祀仪式,戏中一人扮华光,一扮丑妖,均戴面具,登场开呵,为早期“对子戏”之雏形。
永乐年间, 广昌县甘竹曾家出现了搬演孟姜女故事的戏曲表演活动,当地人称之为“孟戏”。剧中角色皆戴面具,演唱高腔,一唱众和,以锣鼓伴奏,表演粗犷豪放,具有古傩遗风,并建立了宗族专职戏班,已具有完备的戏曲表演形式。
弘治八年,明宪宗朱见深之四子益端王朱佑槟封藩建昌,带来建昌经济文化之繁荣。当时,建昌城郊自东向南皆属教坊,“妓人乐工,梨园百戏,豪盛一时”,“管弦丝竹之声昼夜不绝”。城东十五里建有戏神庙和一座戏台,每年七月十六日,各路戏班云集,祭神演戏,热闹非风。这个时期,戏班大都以演唱弋阳腔为主。
明嘉靖四十年,担任浙江布政司右参政的谭纶,因丁忧回到家乡宜黄,将浙江海盐腔带回,“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与宜黄乡音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风格别致的新腔,人称“宜黄腔”。宜黄戏的形成及发展,使宜黄成为十六世 纪我国南方著名的戏曲活动中心。
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弃官返乡,在新居玉茗堂心潜戏曲活动,三年中相继完成了《牡丹亭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三部剧作,与早期创作的《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他的戏都是为宜黄戏而写的,他们的足迹不仅遍及江西,而且远至南京,极大地推动了抚州戏曲的繁荣,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昆腔、秦腔等各地剧种相继传入抚州,宜黄腔吸收秦腔音乐唱腔的长处,产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以“二凡”为主体的基本唱腔,伴奏改用胡琴为主奏,形成著名的胡琴腔。清代戏剧家李调元称:“胡琴腔起于江右, 今世尽传其音,专以胡琴为节奏……又名二簧腔”。它的产生,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乾隆年间,在抚河流域出现了以唱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和宜黄戏的抚河大班,形成独具特色的抚河戏。戏班行当齐全,最大的戏班人数多达五六十人,同治年间,西皮传入抚州,抚河大班改以唱皮黄为主,兼唱高腔和昆曲,又称作乱 弹班。随着采茶戏的兴起,抚河戏日渐衰落。
抚州历来歌舞灯彩盛行。其时抚州产茶、乡间茶歌广为流传。元肖张灯,必设茶灯旦,“杂以秧歌采茶遍行近村,索茶果食,正月尽乃罢”。至清康熙初年,一些民间艺人不满足于仅限于正月演唱茶灯,便自由组合,开始出现了由一旦一丑加座堂三人组成的三角班,产生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单台调和单台戏。至乾隆年间,又增加了小生一角。演出的大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与爱情的小戏。到嘉庆,道光时期,官府以“正风俗”为名,严禁三角班演出。鸦片战争后,由于经济衰退、昆曲、宜黄戏,抚河戏 等大班难以维持,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三角班重新起势,并在大剧种的影响下,开始向“半班”发展。
民国初期,古老剧种和大戏班日渐衰落。抚河大班仅存的“万福堂”和“鑫达祥”两个戏班分别于民国二十九年和三十四年散班,抚河戏因此消亡。“孟戏”只有广昌甘竹曾家和刘家分 别保留了业余戏班,为新春祈年应景演出。宜黄戏班数量锐减,民国十八年后屡遭官府查禁从此一蹶不振。唯有三角班由于人数少,易于生存,且受农民喜爱、演出活动仍然十分活跃。一些原先演唱抚河戏、宜黄戏、昆曲和傀儡戏的艺人也改弦易辙,改唱三角班。演出队伍迅速扩大,角色行当不断增加、戏箱行头也逐渐完善。唱腔和表演也得到发展和丰富,这种扩大了的三角班因其行当、戏箱约大班戏的一半,因而被称作“半班”。民国二十三年,崇仁航埠三角班艺人组建了抚州第一个职业半班“佑民堂”。此后,以临川、崇仁为中心,职业半班纷纷建立,迅速遍及全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抚州地处中央苏区的前哨,广昌、黎川、资溪、乐安、崇仁、宜黄等县及农村,大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革命戏剧活动蓬勃兴起、一些宜黄戏班就自编自演了戏曲、南城黄狮渡的学生排演文明戏、宣传“耕者有其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南城王坪群众和游击队联合编演了《许克祥逃命》、《牛娃翻身记》等戏剧。据墙体广告了解到在一九三三年春节,红一军团战士剧社在黎川三都镇上演《庐山之雪》,罗瑞卿任导演,军团政委聂荣臻动员军团首长上台参加演出。同年6月, 中央红军在乐安某地举行营以上干部同乐晚会,欢庆北线作战胜利,也演出了戏剧。
抗战前后,大中城市许多人,包括一些京剧班社和京剧艺人来抚州避难并进行演出活动。黎川县城,一段时间,每晚都有京班上演,观众十分踊跃。金溪私立应钦中学自组的“ 月剧社”竟能演出一百余出剧目。一度形成京剧热。抗战胜利后,逃难者返回家园,京剧在抚州也随之降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抚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变。抚州的戏曲也得到了振兴、发展和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抚州戏曲开始走向广播和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