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墙体广告 南京大学“逸夫馆”,东南大学“逸夫修建馆”、南航大‘逸夫科学馆’,苏大“逸夫教育楼”……昨日,107岁的香港出名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家中离世,激起了江苏学咱们对这位心系教育的爱国人士一连串善举的追思与回想。
“咱们校园有3个‘逸夫馆’。”昨日下午5时许,南京大学开展委主任左成慈教授语含敬意地通知记者。鼓楼校区两个,“逸夫馆”邵先生捐了1000万港币,“逸夫办理科学楼”捐了800万港币;另一个在仙林校区,叫“邵逸夫楼”,邵先生捐了300万港币。
“在全国,像南大这样承受三期赞助的高校很少。”左成慈教授厚意地回想说,第一期“逸夫馆”1987年开建的时分,邵先生特来南大参与奠基。“其时,南大文科用房严峻严重,‘逸夫馆’建成投入运用后,中文、哲学、前史、法令、经济等学科教育和办公用房缺少疑问方便的解决。”
由于作业的原因,左成慈教授曾与邵先生见过七八次面。早年受捐单位每年要赴港当面向邵逸夫先生报告一次,左教授就曾代表校园向他报告过。邵逸夫先生是香港苏浙同乡会永久的荣誉会长,每年会参与同乡会春茗,即春节集会。“我在春茗上见过邵先生几回,他是一个很开畅的人,喜爱听人讲笑话,90多岁的时分思想还很灵敏。”
东南大学的微博上,昨日多了一支小小的蜡烛,那是为留念邵逸夫先生仙世而点的。“我校四牌楼校区的‘逸夫修建馆’和‘逸夫科技馆’,都有邵逸夫先生的捐资善举。”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小男介绍。
199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500万港币给东大,用于改进办学条件。是年8月2日,邵先生偕夫人方逸华女士到东大,参与“逸夫科技馆”奠基仪式。1994年6月,“逸夫科技馆”竣工。1994年,邵逸夫先生再次出资500万港币,撑持东大建“逸夫修建馆”,该馆于2000年11月竣工交付运用。
“20年来,邵先生赞助缔造的这两个馆,在东大教育、科研中扮演了重要人物。如今,斯人已逝,但福泽后人,东大师生将永久感念这位致力于教育事业开展的慈善家。”李小男表明。
“昨日一早,我听到邵先生逝世的音讯,第一时间去了校园的‘逸夫科学馆’凭吊,寄予哀思。”78岁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建处前处长白志修回想说,90年代前期,南航亟需一栋集科研、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楼,但那时校园缔造资金缺少。“邵先生的捐款可谓济困扶危,‘逸夫科技馆’于1996年得以完工。”
1992年末,作为受助高校代表,白志修和时任南航副校长的高富祥,受邀前往香港,访问邵逸夫。“邵先生在跑马场请客咱们,其时他现已快90岁了,可是说话条理清晰,特别是对怎么树立一所大学很有主意。”后来,邵先生在自个家中还跟咱们谈了他对教育的情结:“校园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当地,也是一个国家兴亡的根底,我捐献的意图不是为了自个功利,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极力,自个的钱来自公民,也要归还于公民。”
邵先生对教育充溢敬畏,但为人处世则让人感受没有间隔。“邵先生很和蔼可亲,穿戴也很朴素,吃饭的时分过来和咱们逐个握手,后来握手的相片还给咱们每人一张做留念。”
1991年10月,邵逸夫先生捐献300万元港币给姑苏大学缔造教育楼,省政府配套投入210万元公民币。为铭记邵先生恩德,苏大将该教育楼命名为“逸夫教育楼”。
“其时苏大各类在校生8400人,教职工近2000人,校园显着存在着办学条件与教育规划不相适应的对立,特别是教育用房对比严重,缺额为10000平方米。”时任姑苏大校园长的姜礼尚教授回想说,逸夫楼建成后变成苏大标志性修建,能够包容1900多名师生一起运用,不只缓解了教育用房缺乏的对立,也使校园修建全体规划和教育、日子、行政等各类用房的功用区别愈加合理。
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以来,邵逸夫基金会捐献给我省的大中小学项目超越140个,捐献资金超越2.1亿港元,项目包括部省属高校及中小学。 记者 蒋廷玉 王拓
原标题: 140多座“逸夫楼”,盛满江苏学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