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是一座文化富矿,出于对地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我们一直围绕着资源,像经营经济一样经营文化。现在有一个普遍现象是“经济不欠账、文化欠账”,但是荆门做到了文化不欠账。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文化“建场子”,让群众有活动场所。近两年来,我们投入24亿多元,兴建文体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让市民出门就能健身,农民村头就能跳舞。
我们还花大力气为文化“创牌子”。荆门有“农家乐杯”文艺比赛等文化品牌,每年几万人参与其中。荆门有部花鼓戏叫做《十二月等郎》,在国家大剧院等地巡演400多场,获得很多国家级大奖,我们还培养出两个梅花奖得主。
发展文化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社会管理者要用经营经济的气魄、胆识去经营文化。文化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着无形作用。文化投入不要只算小账,还要算经济、社会效益的大账。当初我们承办八艺节等活动兴建了不少体育、文化场馆,有人质疑说,这些钱拿来给老百姓改善民生不是更好吗?但荆门墙体广告认为,文化也是民生。几年过去,效益慢慢凸显出来。所有的体育、文化场馆都对公众开放,有的免费,有的只收一点管理费。老百姓有时间就去健身、看书,慢慢感受到文化的乐趣。
其实,每次重大决策都应该考虑文化效益。失去文化的濡养,经济发展也容易出问题。有些地方出现“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不愉快事情,就是文化素质欠缺的表现。
荆门的自然禀赋不算突出,更要加强“精神区位”建设,关键是发展文化,用文化让人们打起精神来。这样,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水到渠成,社会管理工作就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