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墙体广告 记者今天从湖南郴州市文物管理处得悉,该市考古人员日前在一座战国晚期墓中发现丝织品,显现了2000多年前的纺织、刺绣、缝纫技术。
去年3月至7月,湖南郴州市考古人员在该市桂门岭的工地上开掘了5座战国晚期墓。其中一座墓的棺椁保管完好,是湖南郴州考古史上开掘的首座棺椁齐全的战国晚期楚墓。古墓中出土青铜器、漆木器、玉器、陶器、丝织品残块等文物近百件。从出土文物的数量、特性看,墓主人可能是当时“士”一级的贵族。
“大量丝织品碎片的发现,让人颇为惊喜。”湖南郴州市文物管理处主任秦小军表示,这些丝织种类类有纱、罗、绢、绮、锦、刺绣、丝绵等,为墓主人衣着之物,由于出土时已残破,目前正在停止科学维护。在丝织品上,专家发现了毛笔写的字,揣测可能是织布时或者卖布者做的记号。锦上有几何纹,在马王堆汉墓中也曾呈现。秦小军表示,这批丝织品的发现,不只显现了楚国的纺织、刺绣、缝纫、构图技术,关于研讨楚国丝织品和湖南郴州该时段历史意义严重,同时对中国丝绸开展史也将有新的认识。
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条装饰了青铜带钩的革带,为当时人作腰带用,长135厘米、宽9.5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革带中保管最好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