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墙体广告 春熙路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中国大陆最知名的商业街之一,自1924年该商业圈建成后就被冠以繁华、时髦、富庶等。1月22日,记者从巴中市巴州区建立局重点办理解到,巴州区将对巴中老城区最为中心的草坝街停止晋级改造,准备将往常的草坝街打形成一条具有巴中特征民俗文化风貌的精品商贸步行街——巴中外乡的“春熙路”。
记忆中的草坝街
记忆中的巴中草坝街,是地摊货一条街,20元一条的牛仔裤、安假牙的、淘旧书的、5元一晚的录像馆……往常,这条草坝地摊 街 将 被 打 造 成“春熙路”。该改造工程东起川剧团南泉寺,西至三号桥红 绿 灯 处 ,全 长540 米 ,街 面 宽7-12米,其项目总投资约6500万,目前,该工程规划计划曾经过疆土委员会评审,完成了项目立项,最快可在今年3月开工。
区位优势:巴中老城中心地段
巴城草坝街位于巴中市老城区中央中心地段,该地段西临江北大桥,可直通巴人广场,南抵八角楼街,东抵南泉寺街,北达滨河南路,是一条百年老街。作为巴中历史最为长久,颇具影响力的传统商业街区,草坝街不断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打。随着城市开展,街道脏乱差现象愈演愈烈,这个中央不再以美丽和美味着称,反而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
60年代:低矮木架房俗称“农民街”
昨日上午,一名在草坝街郑王阁从事老花镜生意的郑先生通知记者,草坝街在解放前就已构成了集市,那时分整个集市十分杂乱,而且房屋都是低矮的木质架子房,店铺是从房屋的窗口卖货,其岔街只要1米宽,20多米长的街道密密麻麻都住着做小本生意的商贩,如今的草坝街其实还是以往的西街,20世纪60年代后,草坝街因贩卖一些与农民生活有关的物资被称为“农民街”,“当时街道上遍及着各种小店,卖纸张布匹的、渔具药材的,麻绳草鞋的、柴米酱油的……还有许多食店旅馆,那时包子才5分钱一个,歇一晚上旅馆也只需1元钱。”谈起草坝街,郑大爷慨叹,如今的草坝街变化太大了。
80年代:集贸中转市场
“80年代左右,草坝街开端繁华了,整个巴中城做买卖的生意人都会聚于此,从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服装布料到居家装饰的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完整就是一个大型的集贸中转市场,巴中周边县城的许多商贩都在此采购批发货物。”见证草坝街生长的唐先生引见,那时分草坝街无论是人流量还是街道都整洁多了,同时该街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成功街”,关于为什么会叫“成功街”,唐大爷称,本人也不是很分明。
往常:变身为现代砖混楼房
“地摊货、外贸牛仔裤、淘旧书的,那个曾经鱼龙混杂的大市场,如今充溢着咖啡厅茶楼、大型百货超市等潮流时髦元素,夜幕下透过绚丽的灯光,觉得巴中草坝街正在向现代都市过渡……据悉,90年代后,巴中开端大变了,那条泥泞不堪的草坝街面也开端硬化,沿街的低矮木质架子房和土墙房也开端统一规划,建立成了现代化的砖混楼房。“记得1967年时,巴河上架起了第一座大桥,完毕了搭乘渡船过河的历史,交通的便利给草坝街的开展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明天的草坝街:巴中外乡的“春熙路”
“古韵牌坊、石刻文化、年代照片墙、民俗创意雕塑、农耕文化小品、休闲文化小品、皮影艺术馆、挪动商亭、巴渝舞戏台等众多巴中文化元素聚集,再分离现代商业形式”,明天的草坝街将成为巴中外乡的“春熙路”。
巴州区住建局局长陈昌见说,今后的草坝街将成为“具有巴中特征民俗文化风貌的精品商贸步行街模范”,同时,该街将成为独具川北特征的巴中“春熙路”。
据悉,巴城草坝街步行街估计将于3月开工。整体以打造“巴中民俗文化走廊”为中心,来完成对草坝街的改造定位。其中包括“街道平面整治、沿街立面改造、标志物及景观小品设计”等项目;建川北民俗文化走廊,其中包括“古韵牌坊、石刻文化、年代照片墙、民俗创意雕塑、农耕文化小品、休闲文化小品、皮影艺术馆、挪动商亭、巴渝舞戏台”等众多文化元素。
改造后的草坝街将展示诸多巴中民俗。如传统印花布、石刻技术等消费劳动民俗;滚铁环、滑竿等日常生活民俗;巴中皮影、舞龙等节日民俗;上梁立柱、开门扫坝等住房建筑民俗等。整个街道将成为一种温馨宜人、古色古香的民俗文化与现代城市碰撞的文化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