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狮文化在九江历史渊源流长,自古以来九江就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民间传说和崇拜情结。如在民间传说中,九江的九条江河就是由九条龙穿凿而成。而庐山的黄龙寺、黄龙潭、黑龙潭也因其龙的传说而吸引了中外游人。过去每逢年节,在九江都能看到龙狮队走街串巷的热闹场面,各县区都有舞龙祈祷国家兴盛、庄稼丰收的民间习俗。据墙体广告了解到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龙狮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最尴尬的时候,到过年时节,只有一两群江北的庄稼人舞着一条破旧的纸龙在街头走过,引人侧目。随着政府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三届龙狮精英赛也为九江民间再度兴起龙狮运动加了一把火。近年来,龙狮队开始重新活跃在城市的喜庆节日上,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上也屡次夺得佳绩。
尽管近十年来,龙狮运动在九江得到广泛推广,但依然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江西省龙狮运动协会秘书长说,龙狮运动在国外一直都非常盛行,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有龙狮和武术。近二十年来,流传于民间的龙狮活动与武术一起逐渐朝体育竞技方向发展,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舞龙、舞狮的观赏性、竞技性以及专业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在不经意间逐渐流失,因其专业色彩浓厚,参与者也渐渐从大众走向小众。
显然从民间发迹流传的龙狮运动如果一味走竞技道路,只会背离传统文化发展的道路,只有扎根民间,才能焕发龙狮文化的生命力。
龙狮文化的传承,除了龙狮后人的培养外,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龙狮道具制作手艺的延续和改进。历史上,九江龙狮制作的工艺复杂,费时烦琐、不易保存,这也是龙狮活动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的原因,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龙狮道具也逐渐走向产业化。
现代龙狮基本都由半成品组装而成,例如制作一条舞龙,过去需要勾画龙鳞,扎龙头,现在采用的是印花布,龙鳞等外表装饰已经印制好了,龙头也用塑料模具定型,龙身也由塑件构成,使用时只要把它们用螺丝组装在一起就可以,只需半天功夫就做好了。
为了保证龙狮的灵活性,相关人士表示说:“目前不少厂家都在不断改进龙狮的制作工艺,比如龙头活动的下颚和舌头等灵动部分依然用竹篾制作,舞狮的狮头用玻璃钢制作。为了让狮头更轻便,手感更舒适,他们还在研究能否把玻璃钢换成塑料模具。”这些布龙和北狮受到各地龙狮队的欢迎,销量也一直不错。据墙体广告了解到只有南狮因其历史原因,在广州等地一直保持家庭轧制的习俗,但在当地也已形成了产业链。龙狮道具的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龙狮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如今它们在九江方兴未艾。
目前,九江的多个武术学校都设置了龙狮运动教学点,基本每个学员都有机会接触龙狮运动,这为龙狮运动挑选尖子打下基础。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龙狮运动,许多乡镇还专门成立了老年龙狮队。老年人闲时训练,有节庆的时候就表演,民间活动的火热进一步推动了龙狮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