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墙体广告 2014年春运“大戏”接近序幕,在武汉铁路局武昌客车车辆段3000多名连续奋战一个多月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特殊身手的“奇兵”,他们用特有的敏锐听觉揪出平安隐患,找出毛病缘由,破译出毛病密码,用平凡但不平凡的手腕保卫列车运转平安。
叮当声中辨毛病
21日清晨02:30分,夜色正浓,K2103次列车停靠在武昌客车车辆段的整备场上,手电射出的耀目光斑在车底疾速游走,并精确的定格在每一处关键部位。武昌乘务车间的乘务长董红飞在地沟里正做出库前最后一次检查,三个小时后,他将值乘这趟车南下广州。
“越是到春运的最后时辰,越是不能放松。”董红飞说,这是他阅历的第22个春运了,今年突如其来的寒潮让他在看车过程中更是不敢漫不经心,列车出库前,他总是对走行部的轮对格外关注。由于雨雪天气多,列车在运转过程中轮对的温差骤变和复杂的路况让轮对踏面容易呈现早期外表疲倦,看车时仅仅靠眼睛是很难看到的,严重时会随着运转招致踏面剥离。每次出乘前他总是多敲几遍,在不好察看的部位更是把耳朵靠在点击处认真“倾听”敲击声,在一串串叮当声中捕捉一丝异常的毛病“密码”。
一次在本人套跑的临客439次车底例行检查时,6号车厢二位轮对踏面被敲击后发出的闷沉回声让董红飞皱起了眉头,他赶紧单膝跪在地上俯身将耳朵贴近点击处,并在轮对踏面的其他部位敲击比照,这一处踏面表层小面积呈现早期疲倦,内部组织松懈,敲出来的声音发沉发哑,董红飞做好记载赶紧上报恳求换轮维修。
丝丝入扣“听”隐患
“K974次六号车厢缓解不良毛病是制动阀支管有细微漏泄,二班抓紧处置。”武昌运用车间技术组的质检员张战争战战兢兢的爬出地沟检修线,在手抄本上记载下毛病处置状况,把帽子扶正后拿起对讲机喊道。
很多制动毛病是很细微的隐患招致的,要多听异常漏泄,多揣摩,张战争经常这样教青工检车员们。这天K974次列车做贯风实验,六号车体缓解不良,检修人员查看了各个局部也没有发现毛病点,接到通知后,他跳下地沟,在各个支管之间探索起来。排查到制动阀左近时,他停了下来,歪了一下帽檐将耳朵贴在支管衔接处,然后又战战兢兢的刮掉衔接丝口的油泥和显露的生胶带,“嘶嘶”的空气漏泄声慢慢大了起来,“就是这个漏泄点,才是缓解不良的缘由。”
春运期间,临客列车多,张战争对制动系统的把关更是丝丝入扣:主管中有没有水雾,通风之前多排几道风,在地沟里检查时多听制动管衔接处有没有细微的漏泄声。
耳听八方查异常
“K556次三号车厢电茶炉的加热管又烧了,到底是什么缘由?”武昌运用车间车电质检员李东友听到对讲机里的毛病汇报,挎上工具包向三号车厢赶去。
这是三号车厢电茶炉近期以来第二次呈现同类毛病了,李东友认识到这不只仅是加热管自身的缘由。他翻开电茶炉侧面的电柜门,轻扶加热室侧耳倾听,上部加热管发出空泛的运转声惹起了他的警惕:水箱里的水过少,加热管在空载加热,而下部的水位电极却在发出正常的“嗡嗡”声。他果断的排空水,翻开加热室。原来,水箱里的缺水维护电极被水垢腐蚀损坏,不能传送正常缺水信号,水不够时加热管经常空载加热,所以经常烧坏。
车电系统比拟复杂,特别是春运期间,电茶炉和空调系统经常超负荷运转,一旦发作毛病,缘由常常是更深一步的系统性问题,为了破解系统毛病的“密码”所在,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历的李东友在车电把关的过程中,总是耳听八方的关注车电系统运转时的各种声响,“理解车电设备运转时的正常情况,才干听出微小环节的毛病异响。”
清晨6:30分,天已放亮,整备场上照旧如火如荼,一对对列车整装待发,这群战役在春运战场上的“奇兵”仍在用本人的特殊手腕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