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墙体广告:“省级效劳类政府采购范围达8.8亿元,约占政府采购总额的20%。 ”把过去紧攥在手中的权利交给社会组织,2013年,“政府购置效劳”的精彩步伐,拓印出安徽“效劳型政府”建立的一个闪光亮点。
深化变革难,政府向本身“开刀”更难!
变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再造流程、精简政府机构、掀起“效能风暴”……安徽政府本身建立的每一个脚印,都在朝着同一个目的迫近——逐步厘清角色定位,政府管住、管好该管的事,全力为市场和社会做好效劳。
变革再动身。2014年,在重要范畴、在关键环节,我省“效劳型政府”建立将激流勇进!
精简审批事项自我削权,推行“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办一家企业,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严重约束开展生机——
用政府权利的“减法”换取市场生机的“加法”
数说:2013年1月6日,省政府宣布,取消、调整387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省级审批事项从707项减少到320项;2014年1月8日,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减41项。
3年前,连锁批发巨头大润发公司初次进入安徽县级城市,决议在广德县设立超市,拟定当年12月初正式开业,以争夺“两节”销售旺季。
难题接踵而至。申领停业执照触及工商、环保、卫生、药监等14个部门的行政答应事项,由于是台资企业,不少事项须从县、市到省,层层审批,大费周章。最终,投资方不得不变通,以旗下另一家中资企业分公司名义注册。
比大润发更早,比大润发遭遇更差,一件件令企业懊恼、让大众抱怨的事,倒逼着政府本身变革加快步伐。
自2000年至2011年,10余年间,安徽先后分10批取消、调整和下放大批行政审批事项。
改动让大众快乐,但变革不会一蹴而就,问题不会一夜消逝。审批事项依然过多、已取消或调整的项目未完整落实,问题仍在,搅扰仍在。
大范围削减审批权,无疑将触动部门利益。 “有审批权的处室,原来为批文登门的人排队,审批项目一减,来的人立即就少了。 ”省物价局驻政务效劳中心窗口首席代表赵华坦言。
推脱塞责、不愿放权,须出重拳。 2012年下半年,安徽启动十余年来范围最广、检查最严、力度最大的一次省级行政审批项目清算,将原有审批事项减少一半以上。
“过去很多事项审批权在省里,但省级主管部门对中央状况并不理解,无法经过审批完成监管,反而徒增门槛。 ”广德县政务效劳中心副主任孙新欣喜的是,省直管县体制变革在广德实行,大润发遇到的不少省级审批事项,都下放到了县里。
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是多年来随同行政审批制度变革的痼疾。创新办法,我省初次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法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对保存、清算项目停止审核。
2013年1月6日,省政府宣布,省直45家单位原施行的707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调整387项,仅保存320项,省级审批事项“减半”。
2014年1月8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决议,继续精简和调整审批项目,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再减少41项。
“过去办个KTV,要把省市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跑遍。如今省去不少费事。 ”一家合资文娱企业担任人深有感触。此次清算,省文化厅将中外合资、协作运营文娱场所设立和变卦审批,下放到地级市文化主管部门。
清算承受监视,权责必需公开。在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紧缩过半的同时,经过新闻发布会、省政府网站等平台,细致发布一切保存、取消、调整事项。
变革再动身。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自主决议,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理,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一概退出。
201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白,积极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形式,用政府权利的“减法”换取市场生机、社会生机的“加法”。
新年伊始,合肥市政府透露,今年起将积极探究“负面清单”管理形式。
“这种‘非禁即入’管理思想,就是行政审批制度变革的方向。 ”省政务效劳中心业务一处副处长康殿华说,政府“转身”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议性作用,“负面清单”之外的事项,均由市场主体依法自行决议。
流程再造缩减审批环节,阳光运转遏制暗箱操作。行政审批制度变革不只仅是自我削减权利,还要标准权利运转——
审批事项由多部门分散办理集中到政务效劳中心 “一站式”办理
数说:省政务效劳中心展开审批流程再造,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47%,审批事项即办率达9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100%。
一个小小的办证照相业务,协商4年才被“请进”政务效劳中心。
2001年,滁州市政务效劳中心成立时,车管所在政务效劳中心大厅设立窗口,但办事流程中的照相环节仍留在原单位,大众办证还要从政务中心跑到车管所原单位照相,很不便当,惹起大众不满。为了这项小业务,效劳中心与车管所屡次协商,历经4年,才把这项业务迁入效劳中心大厅。
为什么这么难?滁州市政务效劳中心副主任朱智青直言,“由于进大厅后照相收费要下调。 ”